
亦作“ 委托 ”。1.将自己的事务嘱托他人代为处理。《北齐书·武成帝纪》:“ 孝昭 幸 晋阳 ,帝以懿亲居守 鄴 ,政事咸见委託。” 唐 可止 《雪十二韵》:“道路依凭马,朝昏委託鸡。”《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赞》:“奢淫自纵,谓有 泰山 之安;委託非人,坐受 平阳 之辱。”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 梅佐贤 受了 徐义德 的委托,特地选择了闹市中这个幽静的所在来和他商议。”
(2).交结,结纳。《北齐书·贺拔允传》:“ 魏武帝 之猜忌 高祖 也,以 允 弟 岳 深相委託,潜使来往。”
(3).犹依托,依靠。《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下韞藏百寳,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归见父母,或怜妾有心,收佐中馈,得终委託,生死无憾。”
“委讬”是“委托”的异体写法,读音为wěi tuō,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委托他人处理事务
核心含义是将自己的事务托付他人代为处理。例如《北齐书·武成帝纪》记载:“政事咸见委託”,指政务全权托付他人;唐代可止的诗句“朝昏委託鸡”则用鸡鸣报晓的意象,暗喻日常事务的依托。
交结、结纳
引申为通过托付建立关系或结盟。如《北齐书·贺拔允传》提到“深相委託”,描述通过委托行为达成政治结纳。
依托、依靠
强调对他人的依赖或信任。明代《警世通言》中杜十娘“得终委託,生死无憾”,即表达将终身幸福完全托付对方的含义。
现代使用建议:当前规范写法为“委托”,“委讬”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若需引用古文或研究历史文献时需注意字形差异,日常使用建议采用“委托”。
委讬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把任命权、授权等委托给别人,让其代办或代表的意思。
委讬的部首是女(女性)与言(讬的专用字义),它由12画组成。
委讬的来源比较明确,来源于古代汉字。它的定义最早出自《史记·孟子草书传》:“《事君形》曰:‘礼仪以族为宗,以宗为君,以君为父,以父为父。委讬以境内为君,以君代父守宗庙,父为先矣。’”
委讬的繁体写法是委託。
委讬在古代有若干种写法,如典型的篆书写法,它的形状会更加简练并且没有经过简化,字形较为复杂。
他将自己的事务委讬给了一位律师。
委讬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委托(将任务委托给他人)、讬诺(表示承诺)、自委讬(自己把责任交给他人)等。
委托、授权、交代。
亲自、自己动手、自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