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从事衫的意思、从事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从事衫的解释

指军服。 唐 杜甫 《魏将军歌》:“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 仇兆鳌 注:“从事衫乃戎衣。 姜氏 《杜笺》: 魏 孝肃 詔百司悉依旧章,不得以务衫从事,即从事衫也。”按,《北史·魏孝静帝纪》:“庚午,詔内外戒严,百司悉依旧章,从容雅服,不得以务衫从事。”唯“务衫”不可考,一本作“絳衫”。绛衫为 南北朝 通行之戎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事衫"是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一种特定官服,主要流行于唐代,是低级官员(如州郡从事)日常公务所穿的正式服装。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词典定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记载,"从事衫"指唐代州郡属官(如"从事"一职)所穿的青色圆领窄袖袍服,属常服体系,区别于朝服与公服。其名称直接源于官职"从事",是唐代官服等级制度的体现 。

二、形制与特征

  1. 颜色与纹饰

    基础为青色(深蓝),无纹饰或仅有暗纹,区别于高阶官员的绯色、紫色袍。唐代《旧唐书·舆服志》载:"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从事衫即属青袍范畴 。

  2. 款式特点

    圆领、右衽、窄袖,腰部束革带,下摆及膝,内搭长裤及靴。材质多为麻、绢,符合低级官员的实用需求 。

三、历史与文化意义

"从事衫"是唐代官服制度的缩影,反映"品色衣"制度的严格层级。其名称和形制被收录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成为研究唐代官阶与服饰关系的重要实物例证 。中晚唐诗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春早朝》中"鹓行映青袍"的"青袍",即指此类低级官员服饰。

四、现代研究参考

服饰史学者孙机在《中国古舆服论丛》中指出,唐代从事衫的形制承袭北朝胡服元素,兼具功能性与等级标识作用,是胡汉文化融合的典型服饰案例 。


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旧唐书·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唐代服饰制度研究》(傅举有,文物出版社)
  4. 《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周汛等编,中华书局)
  5. 《中国古舆服论丛》(孙机,文物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从事衫”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词义解释

“从事衫”指古代军服的一种,主要用于唐代及南北朝时期。该词源自唐代杜甫《魏将军歌》中“将军昔著从事衫”的记载,仇兆鳌注解明确指出“从事衫乃戎衣”(即军服)。南北朝时期,绛色(深红色)是军服常见颜色,可能与“从事衫”相关。

文献溯源

  1. 唐代诗歌:杜甫诗句中的“从事衫”被历代注疏者解释为军服,反映了唐代军事服饰的特点。
  2. 《北史》记载:北魏孝静帝曾下令禁止官员穿着“务衫”处理公务,部分版本将“务衫”写作“绛衫”,印证了绛色戎服的通行性。

延伸说明

“衫”在古代泛指无袖或短袖上衣(如单褂),后逐渐演变为各类服饰的统称。需注意,“从事衫”与现代服装职业(如裁缝、设计师)无直接关联,属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军事服饰称谓。

别人正在浏览...

白漭漭拔涉把做碑宇贬抑不弟不期然而然草篆侧迟吹毛索瘢蟺蜎蠖濩电闼棣蕚独有千秋飞凫风节枫香脂勾绘海啸山崩合办焕景荤辛剑戟斠理交通网急骑卷末敛缗领府淩杂路断人稀庐舍旅邸门塾弭禳年年牛笛奴产子前明青墀清宦悛惕仁草软禁乳膏善气视候受制儵胂鼠穴寻羊四步舞铁将军把门铁马推剥退惊卫生站乡场仙鹤草闲钱补笊篱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