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ackward;laggard;those who lag behind]∶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
见后进就帮
(2) [less advanced]∶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喜诱益后进。——《后汉书·孔融传》
(3) [descendants] 后辈
新旧一体,侨学兼顾,尊重前辈,培养后进
(1).后辈。亦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论语·先进》:“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 邢昺 疏:“后进,谓后辈仕进之人也。” 唐 张继 《送顾况泗上觐叔父》诗:“ 吴 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沙汀 《淘金记》十七:“ 龙哥 之所以最得人望,并不是因为他资格最老,比较起来,他还算是后进。”
(2).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 管桦 《井台上》:“给咱们评了个后进社,麦子没有按期浇完哟!”
(3).指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工人歌谣选·四见歌》:“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
(4).谓进行在后。 毛6*泽6*东 《论十大关系》十:“我们的革命是后进的……比 苏联 的十月革命晚了三十几年。”
(5).多排房屋后面的一排。 叶圣陶 《某镇纪事》:“预备尊客住宿的房间在后进,是一平排五楼五底,打扫得不留一丝儿尘埃。”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 马希贤 先生一直向后进局长办公室跑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后进汉语 快速查询。
“后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解释:
指在学习、工作或某个领域中进展较慢、水平相对落后的人或集体。现代语境中常用于委婉表达“落后”,例如在教育领域代指成绩或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即“后进生”)。
指代人群或集体
古代用法
源自《论语·先进》,原指“后学习礼乐的人”,特指先获得官职再学习礼乐的贵族子弟,与“先进”(先学习礼乐的平民)相对。
现代扩展含义
“后进”的核心是“相对落后”,既可指具体的人或集体,也可用于抽象评价,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词义从古代“后学者”演变为现代“需提升者”,体现了语言的社会适应性。
后进是形容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相对于其他人较为落后、进步较慢或者不及格的状态。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学生在学习上的成绩、技能或者知识上的不足。
后进的部首是彳,总共有9画。
后进一词来源于《论语》中的“君子矜而不争,而谦受下,不以致志。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必能定其位。能定其位,则能治其政。能治其政,则能平天下。”之中的“不以致志”。其中“致志”指的是努力追求进步,而“不以致志”则是指不努力追求进步。
后进的繁体字为「後進」。
在古代,后进的写法有时候也会采用「後進」的简化写法,例如「后」字的上半部分只写成「彳」。
1. 他在班上属于后进的学生,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跟上其他同学。
2. 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被视为后进国家。
后进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不同的词语,例如:后进生、后进国家、后进者等。
与后进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退步、落后、不及格、低能等。
与后进意思相反的词语包括:进步、优秀、先进、高能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