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闳放的意思、闳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闳放的解释

阔大奔放。 宋 苏舜钦 《和子履雍家园》:“君之襟尚我同好,作诗閎放莫可攀。”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其见於文辞,閎放隽伟。” 鲁迅 《坟·看镜有感》:“遥想 汉 人多少閎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闳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可结合以下层面理解:

一、基本含义

  1. 传统释义
    原指“阔大奔放”,常用于形容气势雄伟、宏大壮丽的场景或文风。例如宋代苏舜钦评价诗歌“闳放莫可攀”,曾巩形容文章“闳放隽伟”,均强调恢弘洒脱的意境(、)。

  2. 引申含义
    现代语境中,该词也被引申为“心胸开阔、思想解放”,形容人不受传统观念束缚,包容开放。例如用于描述个人在思维或社交中展现的豁达态度()。

二、词源与发展

三、使用场景

  1. 描述事物
    适用于形容建筑、自然景观的壮丽,或文学、艺术作品的奔放风格。
  2. 形容人物
    既可指胸怀宽广的品格(传统用法),也可指思想开明、兼容并包的态度(现代引申义)。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若用于日常表达,建议结合上下文明确具体指向,避免歧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闳放的意思

闳放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宽阔、广大、辽阔。形容事物宽敞、开阔,或者表示人的气度宽广、豁达。

拆分部首和笔画

闳放的部首是门(mén),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闳放的来历比较古老,最早见于《诗经·秦风·商颂》中的一句:“苕之华,华之彻兮,闳于贞。”闳在这里表示辽阔、广阔。

繁体

繁体字为閎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闳】字写法有时候会在门字底下加上两点表示门的两扇门板。

例句

1. 这个大厅非常闳放,可以容纳上千人。

2. 他的气度闳放,宽容大度。

组词

闳大、闳敞、闳亮、闳达、闳朗

近义词

开阔、辽阔、宽广、广阔

反义词

狭窄、狭小、狭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