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疾恶如仇 ”。《明史·周顺昌传》:“ 顺昌 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讐。”
疾恶如讐(jí è rú chóu)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对邪恶或丑恶的人、事怀有极深的憎恨,如同对待仇敌一般坚决排斥。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含义
“疾”指憎恨、厌恶,“恶”指邪恶、罪行,“讐”(同“仇”)即仇敌。全词意为憎恨邪恶如同憎恨仇敌,体现强烈的道德立场与正义感。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情感色彩
含褒义,多用于赞扬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品质,强调对不公与丑恶的零容忍态度。
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09年修订版)
最早文献记载
该成语可追溯至《后汉书·陈蕃传》:“蕃性刚峻,疾恶如讐。”描述东汉名臣陈蕃性格刚直,对恶行深恶痛绝。
来源:《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文学化用例
唐代王维《献始兴公》诗:“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进一步强化了其文学意象。
来源:《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字形演变
“讐”为“仇”的异体字,现代汉语多写作“疾恶如仇”,但古籍中保留原字形。
来源:《汉字源流字典》(语文出版社,2003年)
近义成语
来源:《成语源流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
语法功能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及正式语境。
例句:
“他一生清廉正直,对贪污腐败之事疾恶如讐。”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文化意蕴
体现儒家“崇善抑恶”的伦理观,是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典型特质。
来源:《中国伦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注:为保障信息可靠性,引用内容均来自权威出版物,暂未提供易失效的网页链接。)
“疾恶如讐”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jí è rú chóu()
指憎恨坏人坏事如同憎恨仇敌一般,形容对邪恶的极度厌恶和坚决抵制。该词与“疾恶如仇”同义()。
多用于形容人刚正不阿、爱憎分明的性格。例如:
“他为人正直,对待贪污腐败疾恶如讐,深受民众敬重。”
“讐”是“仇”的异体字,二者在此成语中通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疾恶如仇”的写法()。
安车骨秉公无私博浪沙吃虚持正不挠醇醲挫衄打马盗典低腰东汉分逗延放包袱方祇昉始泛剽范世梵云風緼抚局公约数卦卖合离草贿嘱湔改椒香辑录吉巳鸠鹄积污蹶然连词灵蛇髻露草埋没马轲螺牛犊挪蹭碰簧锁贫産披头溥溥人祀融彻生执屎橛使幕世难势能室宿饰纹守押水火坑四隅所知天线退率枭呼孝思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