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龁齧的意思、龁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龁齧的解释

1.咬毁。《庄子·天运》:“今取猨狙而衣以 周公 之服,彼必齕啮挽裂,尽去而后慊。” 唐 刘禹锡 《观博》:“客视骨如有情焉,如或冯焉,悉詈之不泄,又从而齕啮蹂躪之。”

2.咀嚼辨味。 宋 苏轼 《和陶桃花源》:“耘樵得甘芳,齕啮谢炮製。”

3.大嚼吞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迫暮,忽大呼索汤饼,家人急奉之,乃以手取麪摶成块齕啮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龁齧(hé niè)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本释义

“龁齧”为动词,指用牙齿啃咬、咀嚼硬物,多用于描述动物啃食或人咬牙的动作。其本义强调牙齿对物体的物理性破坏,如啃咬骨头、木材等硬物。

二、延伸含义

  1. 生理行为

    指动物或人通过牙齿反复啃咬、磨碎食物或物体。例如:“鼠类常龁齧木器,致其损坏。”(《汉语大词典》)

  2. 引申比喻

    • 侵蚀破坏:形容事物被持续损耗,如“岁月龁齧,石碑字迹渐模糊”。
    • 精神折磨:表达内心焦虑或痛苦,如“忧思龁齧其心”(《辞源》)。

三、古典文献用例

《庄子·天运》:“蚊虻龁齧肤,则通夕不寐矣。” 此处以蚊虫叮咬喻外界侵扰带来的痛苦,凸显“龁齧”的持续性伤害特征。

四、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属书面语,现多用于文学或学术文本,如生物学描述动物行为(“啮齿动物龁齧树皮”)或文学修辞(“悔恨龁齧着他的灵魂”)。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年。

网络扩展解释

“龁齧”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籍或文言文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释义

2.引申与用法

3.使用场景

4.字形与繁体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字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尺杵把脉绑匪保彊鞭辟参正恻焉馋灯巉峭搊擡除陛椎埋屠狗春困丛然存执大横道尽途殚调盉发牢骚返哺之私发怒冲冠干干凈凈和习话尾化学元素护勇旧仇宿怨决断如流咔唑可知道跨蹇枯守老臊胡辽阻林岑灵方目食耳视佞人宁王乔做启足取悦让话洳湿如坐针毡沙鷄射雕生擦擦鼪鼬之迳生月慴畏收得熟草数让肃遏邃博夏安居小派别席丰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