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龁齧的意思、龁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龁齧的解釋

1.咬毀。《莊子·天運》:“今取猨狙而衣以 周公 之服,彼必齕齧挽裂,盡去而後慊。” 唐 劉禹錫 《觀博》:“客視骨如有情焉,如或馮焉,悉詈之不洩,又從而齕齧蹂躪之。”

2.咀嚼辨味。 宋 蘇轼 《和陶桃花源》:“耘樵得甘芳,齕齧謝炮製。”

3.大嚼吞食。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迫暮,忽大呼索湯餅,家人急奉之,乃以手取麪摶成塊齕齧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龁齧(hé niè)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龁齧”為動詞,指用牙齒啃咬、咀嚼硬物,多用于描述動物啃食或人咬牙的動作。其本義強調牙齒對物體的物理性破壞,如啃咬骨頭、木材等硬物。

二、延伸含義

  1. 生理行為

    指動物或人通過牙齒反複啃咬、磨碎食物或物體。例如:“鼠類常龁齧木器,緻其損壞。”(《漢語大詞典》)

  2. 引申比喻

    • 侵蝕破壞:形容事物被持續損耗,如“歲月龁齧,石碑字迹漸模糊”。
    • 精神折磨:表達内心焦慮或痛苦,如“憂思龁齧其心”(《辭源》)。

三、古典文獻用例

《莊子·天運》:“蚊虻龁齧膚,則通夕不寐矣。” 此處以蚊蟲叮咬喻外界侵擾帶來的痛苦,凸顯“龁齧”的持續性傷害特征。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屬書面語,現多用于文學或學術文本,如生物學描述動物行為(“齧齒動物龁齧樹皮”)或文學修辭(“悔恨龁齧着他的靈魂”)。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龁齧”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籍或文言文中,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釋義

2.引申與用法

3.使用場景

4.字形與繁體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書。

别人正在浏覽...

保藏卑菲鴘鷹抃轉鄙細臣臣麤質大林寺當匹膽小如鼠調議鬥煎封表改辟高跷痯痯挂羊頭賣狗肉還贓合體喉咽後擁前呼皇子坡家的積愛僭亂焦唇幹肺腳樁讦訟金蓓經懷錦絃觭偶九淵技養戡天曠觀括樓朗鬯廉勤立效論財率典忙亂門闾渺綿嶔岖石衣霜帶霜鵽水平樹聲殊用聽天安命通虜通同忳厚晚點畏刀避箭無價之寶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