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eilongjiang]∶中国最北部的省。面积46万平方公里,人口3543万(1990),省会哈尔滨。林木资源约占中国的1/4,大庆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大油田,齐齐哈尔为重型机械和机车车辆为主的工业区,松嫩平原为该省主要农业区,甜菜、亚麻产量居全国首位
(2) [the Heilongjiang River] 亚洲大河,注入鄂霍次克海流域跨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全长4350公里,流域184.3万平方公里,冰期长达6个月。黑龙江省的北面以该河与俄罗斯分界
黑龙江作为专有名词,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均具有明确的地理与文化依据:
指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满语称“萨哈连乌拉”(意为“黑色的河”)。因河水含腐殖质多、呈青黑色而得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该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经中国黑龙江省北部,最终注入鞑靼海峡,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中国地名志·自然卷》(民政部编,2018)。
特指中国黑龙江省,简称“黑”。因境内黑龙江得名,省会哈尔滨。该省位于中国最东北部,历史上是女真族发源地,现为中国重要粮食基地和工业重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自然资源部,2025版)。
在民间传说中,“黑龙江”常与“秃尾巴老李”(黑龙)神话关联。故事讲述一条黑龙战胜危害百姓的白龙,守护当地风调雨顺,后成为地方精神象征《黑龙江志稿·民俗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参考资料权威来源:
"黑龙江"一词包含地理实体和行政区划两层含义,现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释:
一、河流名称 黑龙江是亚洲东北部的国际河流,北源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发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两源汇合后形成干流。全长4370公里(、4数据差异需注意),流域面积达184万平方公里,流经中、俄、蒙三国,最终注入鄂霍次克海。其名称源于满语"萨哈连乌拉",意为"黑色的江",14世纪《辽史》始称现名。
二、省级行政区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东北部,因境内黑龙江得名,简称"黑",省会哈尔滨。地理坐标为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不同网页数据略有差异)。作为中国重要农业和能源基地,拥有大庆油田、大兴安岭林区等战略资源,松嫩平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补充说明:该词在特殊语境下可引申比喻黑暗危险的处境,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修辞。如需更详细数据,可参考政府官网等权威渠道。
辨约并当草团瓢常筭察狱城卫驰教驰甬对玩盾牌多分反复法天风教格绷格绷盥浴挂枝儿河岸黑打荒远悔愆鹄盼贾官江曲缣纶加膝坠渊解理继好谨口金鎗班仅只窥拟阃隩酷忍枯鱼衔索理法临机立断炉食饽饽缅然面油明治维新拗开跑媒乾粉起麪饼清戏蹂踏骚头沙塠山杨身板师旅顺硃涕泗横流豚耳瓦砾未刻微醺忤累祥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