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师旅的意思、师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师旅的解释

(1).师、旅为古代军队编制。《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 郑玄 笺:“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后因用以指军队。《诗·大雅·常武》:“左右陈行,戒我师旅。”《史记·货殖列传》:“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国家有事东郊,徵 涇原 师旅,衔命赴难。”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诗:“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

(2).指战事。《汉书·昭帝纪赞》:“承 孝武 奢侈餘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魏书·安丰王延明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唐 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天衢尚梗,师旅方殷。” 清 刘大櫆 《朱子颖诗序》:“其出入师旅,屡经锋鏑之危,非 子颖 之能行乎患难也。”

(3).指众属吏。《左传·襄公十年》:“官之师旅,不胜其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师旅”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古代军队编制

“师”和“旅”是周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二、战争相关含义

  1. 代指战事
    《汉书·昭帝纪》载“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指汉武帝时期频繁战争导致民生凋敝。
  2. 军事行动
    《论语·先进》中“加之以师旅”描述诸侯国面临军事威胁。

三、引申含义

在特殊语境中可指下属官吏群体,如《魏书·安丰王延明传》用“师旅”代指官员团队。

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如柳亚子诗句“北伐陈师旅”借指军队。作为姓名时,“师”象征正直,“旅”含行旅或军事编制之义。


注:以上解释综合《诗经》《周礼》《汉书》等典籍用例,完整文献记载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师旅

师旅是一个多音字,有三种不同的读音:shī lǚ、shī xí、shū.

拆分部首和笔画

师旅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巾",右边是"厂"。它的总共有6个笔画。

来源

师旅是古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形容的是随军出征的军师和军队。它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征战之师。

繁体字

在繁体字中,师旅的写法是"師旅"。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师旅的字形比较复杂,形状较为疏松,有点像旗帜在飘扬。

例句

1. 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离不开智勇双全的师旅。

2. 随着师旅的行军,士兵们士气高涨,信心倍增。

组词

师徒、分师、全旅、陆军师、海军旅、军师团。

近义词

军队、军旅、部队、队伍。

反义词

敌军、敌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