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师旅的意思、师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师旅的解释

(1).师、旅为古代军队编制。《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 郑玄 笺:“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后因用以指军队。《诗·大雅·常武》:“左右陈行,戒我师旅。”《史记·货殖列传》:“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国家有事东郊,徵 涇原 师旅,衔命赴难。”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诗:“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

(2).指战事。《汉书·昭帝纪赞》:“承 孝武 奢侈餘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魏书·安丰王延明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唐 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天衢尚梗,师旅方殷。” 清 刘大櫆 《朱子颖诗序》:“其出入师旅,屡经锋鏑之危,非 子颖 之能行乎患难也。”

(3).指众属吏。《左传·襄公十年》:“官之师旅,不胜其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师旅"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军事术语,其核心含义包含三个层面:

一、古代军队建制的专称 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师"和"旅"原为周代军队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其中一旅含五百人,一师辖五旅计二千五百人。二者合称时既指具体军事单位,也泛指军队整体。

二、军事行动的代称 《左传·襄公十年》有"诸侯之师旅于向"的记载,此处"师旅"特指出征的军队。《现代汉语词典》补充说明该词可引申代指战争或军事行动,如《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即指战事。

三、文学修辞的象征意象 在古典文学中,该词常营造雄壮肃穆的意境。如《诗经·大雅·常武》"整我六师,以脩我戎",唐代杜甫《后出塞》"千金装马鞭,百金装刀头,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等诗句,均通过"师旅"意象展现军事场景。

现代汉语中,"师旅"主要用于历史研究、古籍解读及文学创作领域。《辞海》特别指出,使用该词时需注意其历史语境特征,避免与现代军事术语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

“师旅”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古代军队编制

“师”和“旅”是周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二、战争相关含义

  1. 代指战事
    《汉书·昭帝纪》载“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指汉武帝时期频繁战争导致民生凋敝。
  2. 军事行动
    《论语·先进》中“加之以师旅”描述诸侯国面临军事威胁。

三、引申含义

在特殊语境中可指下属官吏群体,如《魏书·安丰王延明传》用“师旅”代指官员团队。

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如柳亚子诗句“北伐陈师旅”借指军队。作为姓名时,“师”象征正直,“旅”含行旅或军事编制之义。


注:以上解释综合《诗经》《周礼》《汉书》等典籍用例,完整文献记载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拔奇表蕝逼降不动明王察言观行承守穿窬之盗鉏耒从学攒三集五寸绝村讴弹击点绛唇调抟滴珠独园蛾鬭耳目长法籍鼓吵氿泉过道何况和神虎冠扈隶混编家节骥骜节骨眼金斗精洁金觥金虎符墐灶纠发窥议髡截惏栗落头鲜烈度临存隆炽蜜橘末货纳头便拜贫剧清扫轻生齐谐石榴子数黑论黄亭子间恸泣头发胡子一把抓屯部维制瑕累衔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