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治维新的意思、明治维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治维新的解释

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9世纪中期,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日本封建统治出现危机。西南各藩下级武士发动拥护天6*皇、驱逐洋人的“尊王攘夷”运动,不久发展成为要求推翻江户幕府的“倒幕”运动。1867年倒幕派以天6*皇名义迫使将军交权,建立新政府。1868年幕府制度被推翻后,天6*皇改年号为明治。此后,以明治天6*皇为首的新政府废除封建制度,发展经济,建立新军,并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使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明治维新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日本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运动,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化国家的转型。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景

  1. 幕府统治危机
    明治维新前,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下,天皇被架空为象征性存在。幕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经济落后,阶级矛盾激化。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英、法、俄等国相继入侵,民族危机加剧。

  2. 倒幕运动兴起
    民众对幕府的妥协政策强烈不满,农民起义频发,中下层武士、商人与新兴资产阶级联合发起“尊王攘夷”运动,后发展为武装倒幕。1868年,倒幕军在鸟羽・伏见之战中击败幕府军,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终结幕府统治。

二、改革主要内容

  1. 政治改革
    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封建领主(大名)制度,设县置府,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 经济转型

    • 推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发展铁路、纺织等工业。
    • 改革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促进资本主义农业。
  3. 社会文化革新

    • 提倡“文明开化”,全面学习西方教育、法律和生活方式,如建立近代学校体系、改用公历。
    • 废除武士特权,实施全民征兵制。

三、影响与评价

  1. 积极成果
    日本成为亚洲首个工业化国家,通过甲午战争(1894-1895)和日俄战争(1904-1905)跻身列强行列。

  2. 历史局限性
    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如天皇专制),财阀垄断经济资源,最终推动日本走向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四、时间范围争议

学界对明治维新的起止时间存在分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事件或政策细节,可查阅(搜狗百科)或(中公教育网)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生在日本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变革。它标志着日本国内的权力由幕府时代向明治天皇时代转变,同时也代表了日本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

拆分部首和笔画

明治维新的汉字“明”由日字脱演而来,是由“日”和“月”合并而成。它的拆分部首是日字的“ri”部,笔画数为8画。而“治”的拆分部首是“水”字的“shui”部,笔画数为8画。维新的拆分部首是“白”字的“bai”部,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明治维新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其来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明治维新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国内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为了概括这一时期的特点,人们开始使用“明治维新”来描述这一历史事件。

繁体

明治维新的繁体写法为“明治維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明治维新的汉字写法并非如今所见。根据历史资料,明治维新可以写作“明治革新”、“明治之新”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句

1.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国家转变成了现代化的强国。

2. 明治维新的影响深远,为日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组词

1. 明治天皇

2. 维新运动

3. 明治时代

近义词

变革、革新、改革

反义词

保守、守旧、停滞

别人正在浏览...

昂气白衣人辨丽逋逃之臣卜相工垂意倅贰歹人丹萸垫角砥行磨名低留答剌斗靡鵽鸠風速凤屧盖头换面膏柱跟究狗彘不食观读好过豁怀火舰佳篇假形忌害巨款鞫引开麦拉科役老把式理怀鹿皮冠毛里求斯庙会妙楷暖色潜消启轮轻翅七思八想扰乱蠕变山庭食案方丈识人素行搪瓷听者屯弁吐绶鸡妄折迋迋万事委辟下联消差笑口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