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干鱼串在绳索上(以待食)。比喻存日不多。《韩诗外传》卷一:“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泣风雨於 梁山 ,惟枯鱼之衔索。” 唐 陈子昂 《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枯鱼衔索,疾风过牖。匪降自天,谁执其咎。”
“枯鱼衔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kū yú xián suǒ,字面意思是“干枯的鱼衔着绳索”,比喻人处于极端困苦、绝望的境地,无法解脱或自救。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常用于形容生活艰难、处境险恶的状态。
从词典角度解析,“枯鱼”指失去水分、干瘪的鱼,象征衰败和死亡;“衔索”意为嘴里叼着绳索,表示被束缚或拖累。整体寓意强调一种无助的困境,类似于干鱼被绳索牵引,无法挣脱。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成语的定义为“形容处境极其艰难,濒临绝境”,参考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在实际使用中,它多见于文学或口语表达,例如在句子“他失业多年,家徒四壁,真如枯鱼衔索一般”中,生动描绘了人物的悲惨境遇。
出处方面,“枯鱼衔索”最早可追溯至《庄子·外物》篇,其中记载了类似意象的寓言,用以阐述道家思想中关于命运和苦难的哲理。参考汉典(www.zdic.net)的详细解释,该成语强调了自然与人为的冲突,常被引申为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在用法上,它多作谓语或定语,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情感张力,提醒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枯鱼衔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ū yú xián suǒ,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这一成语提醒人们:生命脆弱易逝,应珍惜当下、积极作为。例如,可用于劝诫虚度光阴者,或表达对长辈健康的担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韩诗外传》及唐代文学作品。
柏国白厮赖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谤黩班迎襃襮倍里尼笨头笨脑卞急辨囿标録孛相荝子偿创摛章酬据簇生谠论侃侃逗引对不过房子凡猥丰腻关心鹳鹆瞽论裹挟驩洽互明荤油犟劲忌憎军余科斧空劫寇乱昆仑黄两头蛇连忙赁钱漏窗娄公猛不防梦槐柯门衡挠曲披散曲原三涂束贝含犀水盆算盘子儿添前字通历穜稑推仰吞哀现而今险辟销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