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汉阴丈人 抱瓮灌畦之事。后用为退隐学道的典实。 明 王守仁 《立春日作》诗:“心存 汉 阴灌,躬学 南阳 耕。”参见“ 汉阴机 ”。
“汉阴灌”是一个源自《庄子》的典故,常用于表达退隐、纯朴或拒绝机巧的寓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源自《庄子·外篇·天地》,记载子贡游楚返晋时,路过汉水南岸(汉阴),见一老丈(汉阴丈人)抱瓮取水灌园,拒绝使用省力的机械,认为“有机心则纯白不备”。这一故事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退隐隐喻。
古代诗文中常以此典明志,例如:
与“汉阴机”关联,后者多指代机械汲水工具,反衬汉阴丈人拒绝机巧的选择。
注:此典故在现代使用较少,更多见于古典文学或哲学讨论中。若需完整原文,可参考《庄子·天地》篇或的详细译文。
《汉阴灌》是一个成语,意为“以大水冲刷着名的汉阴地区”,也比喻利用强力手段清除阻碍、消除难题。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的地理现象,发生在陕西省的汉阴,是汉江向北弯曲流动时经陕西省的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宜阳五个地级市,使得汉阴地区频繁受到大水冲刷的地质现象。
《汉阴灌》这个词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笔画:
汉 (水部,3笔)
阝 (阜部,2笔)
火 (火部,4笔)
水 (水部,4笔)
冫 (冰部,2笔)
《汉阴灌》的繁体写法为「漢陰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一些不同于现代的偏旁部首和笔画组合。例如,《漢字書法字典》中记载,汉字“水”在古代写作“氵”,“火”在古代写作“灬”,“冰”在古代写作“冫”。
1. 他采取了汉阴灌的方式,通过技术手段清除了道路上的积水。
2. 公司为了解决销售难题,决定对旧产品展开汉阴灌式的促销活动。
汉流、阵灌、水泥、冰雪
水淹、冲刷、大水漫灌
循序渐进、细水长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