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赐寿的意思、赐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赐寿的解释

赐给年寿。《后汉书·祭祀志下》“ 惠 、 景 、 昭 三帝非殷祭时不祭”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帝进拜謁。赞饗曰:‘嗣曾孙皇帝敬再拜。’前上酒。却行,至昭穆之坐次上酒。子为昭,孙为穆,各父子相对也。毕,却西面坐,坐如乘舆坐。赞饗奉 高祖 赐寿,皇帝起再拜,即席以太牢之左辨赐皇帝,如祠。” 金 王吉昌 《南歌子》词:“喜动天颜,赐寿等虚无。”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构衅》:“ 杨 门老嫗,多灾多悔,煢独一身,眼将昏瞶,愿凭赐寿和福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赐寿”是汉语中具有文化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赐予寿命”或“恩赐长寿”。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赐”指尊长或地位高者给予的恩惠,“寿”则指生命年限的延长,组合后多用于表达对延长寿命的祈愿或对他人长寿的祝颂。例如《诗经·小雅》中“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便隐含着上天赐寿的意象(《中华经典古籍库》)。

在传统民俗中,“赐寿”常见于祝寿仪式与文献记载,如清代《帝京岁时纪胜》描述宫廷寿宴时,提到“御赐寿礼”包含象征延年的松鹤纹饰器物。该词亦见于道教典籍《云笈七签》,其中“三清赐寿”指通过修炼获得超越凡俗的生命力,体现宗教文化中的生命观(《道藏辑要》第37卷)。

现代汉语中,“赐寿”的使用场景趋于书面化,多出现在历史小说、寿诞贺辞或学术研究中。例如《中国古代礼仪辞典》将其定义为“尊长对晚辈寿命延续的期许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需注意的是,该词属于雅言范畴,日常口语中常以“祝寿”“添寿”等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赐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ì shòu,其核心含义为“赐予年寿”,通常指地位高者(如君主)或神灵对他人寿命的恩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赐”(给予,多用于上对下)和“寿”(寿命)组成,字面即“赐予寿命”。古代常用于描述帝王在祭祀仪式中祈求祖先赐福,或直接表达对长者的祝福。

  2.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后汉书·祭祀志下》的注释,记载汉代皇帝在祭祀时通过特定礼仪“赐寿”,如“赐寿等虚无”等描述,体现其与宗庙仪式的关联。

  3. 使用场景

    • 历史语境:多用于皇家祭祀、祝祷仪式,强调君权神授的象征意义。
    • 现代延伸:演变为对长寿的泛化祝福,如寿诞贺词或文学创作中表达美好祈愿。
  4. 文化内涵
    该词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寿”的重视,以及等级制度下“恩赐”概念的渗透,兼具礼仪性与人文关怀。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记载或不同朝代的使用差异,可参考《汉旧仪》《后汉书》等史料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暗昧暴滥薄暮冥冥别本裨益波连灿蔚潮痕车牛词案翠被道同契合雕斵定说督率凡人蜂乳梗子钩错顾存魧鱼子河鱼腹疾猴葵化化笺还家兼士揭榜截割警备近利浕涢机网撅天扑地开讽老油条蜡檄领系漫不经意马杓明堂正道民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慓鸷抢掳潜名谦益诮哗清商棋盘秋怨生爻神敏寿邱邃原啴咺套牢调风贴怪通悉外壳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