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铎的意思、秉铎的详细解释
秉铎的解释
(1).指担任文教之官。 清 戴名世 《<巢青阁集>序》:“ 陆君 秉鐸於兹,倡明风雅,鼓吹休明。”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梦》:“ 苏州 蒋古愚 学博,秉鐸 潁 上,督课诸子甚严。”
(2). 汉 武功爵之第六级。《史记·平準书》“请置赏官曰武功爵”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六级曰秉鐸。”
词语分解
- 秉的解释 秉 ǐ 拿着,持:秉烛。 掌握、主持:秉正。秉公。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六十斛。 姓。 笔画数:; 部首:禾; 笔顺编号:
- 铎的解释 铎 (鐸) ó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铃铎。铎舞。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秉铎”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指担任文教之官
古代“铎”是一种形似铃铛的响器,木舌为“木铎”,金属舌为“金铎”。周代有“振木铎以教民”的传统,因此“秉铎”引申为执掌教化、主管教育的官职。例如:
- 清代戴名世在《巢青阁集序》中提到“陆君秉鐸於兹,倡明风雅”,即指陆氏担任地方文教官员。
- 清代钱泳《履园丛话》中记载“蒋古愚学博,秉鐸潁上”,描述蒋氏在颍上执掌教育事务。
二、汉代武功爵的第六级
汉代曾设“武功爵”作为军功赏赐制度,共分十一级,“秉铎”为第六级。据《史记·平准书》注引《茂陵中书》记载:“武功爵,六级曰秉铎”。这一制度主要用于激励将士,但具体实施细节史料记载较少。
补充说明
“秉铎”在部分文献中也与“司铎”同义,代指教化之职。其核心含义均与古代文化教育或官职制度相关,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秉铎(bǐng duó)一词的意思是指担任管理、领导职务或责任的人。它的构成部分为“⺅”和“⺮”,其中“⺅”是指人的部分,表示执掌权力和职责;“⺮”则是指铜制的乐器。
秉铎一词源自于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象征权力的铜质鸟文符号。在古代,官员担任职务时会佩戴一种名为“秉铎”的铜制鸟符,以显示他们的身份和责任。这也使得秉铎成为了代表管理职务的象征。
在繁体字中,“秉铎”保持了和简体字同样的书写形式。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中,它是由多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具体构造和形状可以因字体不同而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作为公司的总经理,秉铎处理着各项重要的决策。” 这句话中,秉铎用来表示这位总经理负责并担任着处理重大决策的职责。
一些与秉铎相关的词汇包括:执掌、领导、负责、管理等。这些词语都有着类似的意思,可以用来描述担任管理和领导职责的人。
反义词方面,没有明确与秉铎相对的词汇。因为秉铎本身并没有对立的概念,更多地是表示一种责任和职务的象征。
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帮到您!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