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老懒散。常为老年人自谦之辞。 唐 白居易 《老慵》诗:“岂是交亲向我疏,老慵自爱闭门居。” 唐 白居易 《游宝称寺》诗:“可怜幽静地,堪寄老慵身。”
“老慵”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老慵”指年老懒散,常作为老年人的自谦之辞,形容因年迈而行动迟缓或生活闲散的状态。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多次在诗中使用该词:
需注意,“老慵”多含自谦或中性色彩,非贬义。若需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原诗背景,可参考古籍或权威文学解析。
老慵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以形容人或事物缺乏活力、迟缓、懒散的状态。老慵一词常用来形容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身体机能减退、精神不振。也可以形容人心情低落、意志消沉,缺乏动力。
老慵的部首是老字的“老”部,具体可分解为“⺼”(月字底部)和“口”两个部分字。老慵总共由10画组成,包括“老”字的6画和“慵”字的4画。
老慵一词的发展源于古代汉字的写法,并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形式。在繁体字中,“老”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只是筆劃的書法有所区别。在繁体字中,“慵”字的写法则是“懒”字的变体。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 "老"字由两个部首组成: "⺼" (月字底部)和 "至" (到达)。
他上了年纪,变得老慵慵的,很少出门。
她心情不好,整天愁眉苦脸,一副老慵慵的样子。
组词:老年、老态、慵懒。
近义词:懒散、倦怠。
反义词:精力充沛、积极活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