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驽马的意思、驽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驽马的解释

(1) [inferior horse]∶不能快跑的马

(2) [jade]∶累垮了的、劣性的或无用的马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 [screw]∶筋疲力竭的、衰弱得不能动的或者在其他方面不健康的马

详细解释

劣马。《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駑马。”《史记·淮阴侯列传》:“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马之安步。”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褐毡》:“若最粗而为毯者,则駑马诸料杂错而成,非专取料于羊也。”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譬若御駑马登峻坂,纵横险阻,而不失其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驽马”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驽马(拼音:nú mǎ)指资质较差、能力低下的马,常被形容为“劣马”或“蹩脚马”。其反义词为“骏马”“良马”,强调与优质马匹的对比。

  2. 文献出处与用法

    • 最早见于《周礼·夏官·马质》,将马分为戎马(战马)、田马(猎马)、驽马(普通马)三类。
    • 《荀子·劝学》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以驽马比喻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 《史记·淮阴侯列传》提到“骐骥(良马)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强调实用性的价值。
  3. 比喻意义
    驽马常被用来比喻资质平庸或能力不足的人。例如《三国演义》中“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暗指才能悬殊的对比。此外,“驽钝”一词(如“庶竭驽钝”)也借驽马形容人的才能低劣。

  4. 相关成语

    • 驽马十驾:出自《荀子·劝学》,意为劣马连续跑十天也能达到良马一日的路程,比喻勤能补拙。
    • 驽马铅刀:形容能力低下却勉强承担重任,凸显自谦或批评之意。
  5. 现代引申
    现代语境中,“驽马”可用于自谦(如“愿效驽马之劳”),或客观描述能力不足的人或事物,常见于文学、教育领域,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驽马

《驽马》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马匹体态低劣、行动迟缓的马驹。

拆分部首和笔画

《驽马》的部首是马(马部),它由五个笔画组成。

来源

《驽马》的来源可追溯到《荀子•儒效》:“污者污所以显文人之不深也,审可犹驽马据无城—以喻文才之损也。”这里的“驽马”用来比喻没有城墙依靠的驽马容易被敌人攻击,喻指才能不够高强。

繁体

《驽马》的繁体字为「駑馬」。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驽马》的写法为「駑馬」,其结构与现代写法相同,即「马」在前,「駑」在后。

例句

1. 他的表演像一匹驽马,毫无活力。

2. 这支队伍行进缓慢,好像一群驽马。

组词

驽马飞雄、驽马恋栈、驽马十驾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病马、残马、疲马

反义词:良驹、良马、雄马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