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伉衡的意思、伉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伉衡的解释

对抗。伉,通“ 抗 ”。《汉书·陆贾传》:“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 越 与天子伉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作“抗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伉衡”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àng héng,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释义

  1. 基本含义:指“对抗”或“抗衡”,表示双方力量、地位等的对立与较量。
    • “伉”通“抗”,意为抵抗、匹敌;“衡”本指秤杆,引申为衡量、较量。组合后强调双方对峙的状态。

出处与用法

  1. 经典文献:
    • 出自《汉书·陆贾传》:“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伉衡为敌国。”此处描述南越王赵佗试图与汉朝对抗的情形。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相同语境下写作“抗衡”,可见“伉衡”与“抗衡”为同义词。

扩展解析

  1. 字义拆解:
    • 伉:原指配偶对等(如“伉俪”),引申为匹敌、对抗;
    • 衡:本义为秤杆,引申为权衡、较量。
      组合后强化了“对等较量”的语义色彩。

现代应用

  1.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历史、文学中的对抗关系,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一般以“抗衡”替代。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演变,可参考《汉书》《史记》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伉衡

伉衡是一个汉字词语,既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在名词意义上,伉衡指的是男女之间平等相处,互相支持和协调。在动词意义上,伉衡表示平等地对待、权衡和比较。

拆分部首和笔画

伉衡的字形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亻”(人)部,右边是“度”(对比)部。它的总笔画数目为10。

来源

伉衡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张》一章,意指男女之间的相互平等和相互理解。后来在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把伉衡一词引申为国家君臣之间的平等和互相配合。

繁体

伉衡的繁体字为「伉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说文解字》中记载了伉衡古时的写法为「伉」。

例句

1. 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伉衡,互相尊重和理解。
2. 作为领导者,他需要伉衡不同的意见,做出明智的决策。

组词

伉仲、伉俪、争衡、公伉、女伉等。

近义词

平衡、协调、调和。

反义词

不平衡、不协调、不谐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