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举的意思、旌举的详细解释
旌举的解释
表彰举荐。《宋书·前废帝纪》:“其有孝性忠节,幽居遯栖,信诚义行,廉正表俗,文敏博识,干事治民,务加旌举,随才引擢。” 明 徐渭 《为请复新建伯封爵疏》:“凡忠臣义士、孝子顺孙、烈女节妇,臣悉咨访,以备旌举。”
词语分解
- 旌的解释 旌 ī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 表扬:旌表。 笔画数:; 部首:方; 笔顺编号:
- 举的解释 举 (舉) 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动作行为:举止。轻而易举。 发起,兴办:举义。举办。创举。 提出:举要。举例。 推选,推荐:推举。荐举。 全:举国。举世。举家。 古代指科
网络扩展解释
“旌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表彰举荐,多用于古代文献和正式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拆解
- 旌:原指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如《宋书》提到的“旌旗”),后引申为表彰,如“旌表”(网页、)。
- 举:意为推选、荐拔,如“举荐”“举贤”。
组合后,“旌举”即通过公开表彰的方式选拔人才,强调对德行或才能的肯定与推荐(网页、)。
二、用法与语境
- 古代官方行为:常见于表彰忠孝节义、廉洁治民等德行。例如《宋书·前废帝纪》提到“孝性忠节……务加旌举”,指对符合儒家伦理者予以表彰并提拔(网页、)。
- 文献例证:明代徐渭《为请复新建伯封爵疏》中,将“忠臣义士、孝子顺孙”列为旌举对象,体现其道德导向(网页)。
三、应用场景
- 古代选拔人才制度中,与“察举制”类似,但更强调以表彰形式公开认可。
- 现代可用于比喻对优秀人物或事迹的公开褒奖与推荐,但属书面化表达。
四、相关词汇
“旌举”融合了表彰与选拔的双重含义,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与能力并重的用人理念。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旌举
《旌举》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升起旗帜、举旗示众。该词的部首是⺾(之一),总笔画数为16划。
拆分部首和笔画
《旌举》的部首是⺾,它是“矢”字的变形,“矢”字表示箭,旗帜定有舟矢之舞等象征。《旌举》的总笔画数为16划。
来源
《旌举》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赵商《古文尚选》中,意为升起旗帜、举起旗帜示意。
繁体
《旌举》的繁体字为「旌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旌举》的写法为「旌擧」或「旌舉」。其中“擧”与现代汉字中的“举”表示相同的意思。
例句
1. 他们在黎明时分旌举大旗,向人群展示胜利的旗帜。
2. 在庄严的仪式上,士兵们旌举国旗,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组词
1. 旌旗:表示旗帜和旗子。
2. 举世瞩目:表示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3. 扬旗惊扰:表示提起旗帜使敌人恐慌。
近义词
升旗、举旗、插旗,均有"举起旗帜"的意思。
反义词
落旗,表示放下旗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