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郎署的意思、郎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郎署的解释

(1). 汉 唐 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 明 清 称京曹为郎署。《汉书·爰盎传》:“上幸 上林 ,皇后、 慎夫人 从。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长布席, 盎 引却 慎夫人 坐。”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郎署, 上林 中直卫之署也。’ 如淳 曰:‘ 盎 时为中郎将,天子幸署,豫设供帐待之。’”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五:“郎者,当时宿卫之官,非谓趣衣小吏;署者,部署之所……郎署,并是郎官之曹局耳。” 唐 杨炯 《浑天赋》:“ 冯唐 入於郎署也,两君而未识; 扬雄 在於 天禄 也,三代而不迁。” 明 刘基 《感兴》诗:“漫説 汉 庭思 李牧 ,未闻郎署遣 冯唐 。” 清 方文 《闻从子蛟峰补济宁兵宪寄此》诗:“旅食京华方十暑,栖迟郎署亦三霜。”

(2).代称皇帝的宿卫、侍从官。《后汉书·马融传》:“ 安帝 亲政,召还郎署,復在讲部。”《文选·李密<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歷职郎署。” 张铣 注:“郎署,尚书郎。”《南史·陆琼传》:“﹝ 琼 ﹞识具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 清 戴名世 《刘退庵先生稿序》:“先生以进士起家,歷官郎署,非其好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郎署”是古代中国官职体系中的特定称谓,其含义随历史演变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郎署指汉唐时期负责宿卫、侍从等职责的官员办公机构,后也代指在此任职的官员。明清时期,该词演变为对京城中央部门属官(即“京曹”)的统称。


二、历史演变与用法

  1. 汉唐时期
    作为宿卫侍从官的公署,属皇家近侍机构,职责涵盖宫廷保卫、文书处理等。例如《汉书》记载汉文帝宠臣爰盎曾在郎署任职,负责安排皇室坐席礼仪。

  2. 明清时期
    改称“京曹为郎署”,即中央六部下属机构的官员,如郎中、员外郎等,区别于地方官职。

  3. 代指官员身份
    常以“郎署”指代在中央机构任职的中低级官员,如《后汉书》载马融被“召还郎署”,即调回中央任职。


三、文学与史书中的用例


四、总结

“郎署”一词兼具机构与官职双重含义,核心特征为:

可通过汉典()、查字典()等来源进一步查阅历史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郎署》的意思

《郎署》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表示古代的某种行政机构或官署。

拆分部首和笔画

《郎署》的拆分部首是“阜”和“网”,部首“阜”表示山、隆起,部首“网”表示网、罗网,汉字《郎署》的拆分笔画有9画。

来源和繁体

《郎署》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这是汉字中的一个古老词汇。繁体字为「郞署」,在台湾和香港等地通常使用繁体字书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郎署》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考古发现,古代汉字以及甲骨文、金文、篆文等不同字体的书写形式可能存在差异。

例句

1. 古时候,郎署是一个重要的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2. 据说郎署里的官员能够处理民众的诉求、安抚冲突。

组词

1. 郎中:指古代官员中的某个职位名称,相当于现代的地方状元、知府。

2. 官署:古代的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3. 衙门:指古代官府的大门,也代表官府、官署。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官署、官府、衙门

反义词:民间、民众、民间组织

别人正在浏览...

百谷王变势碧青孛娄蚕头燕尾长春掺假察晓赤泥船步糍糕叨赖登云雕栾绮节递孝都赫讹赖发轫之始赗赠赋税阁揭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苟容诡托骨科焊点黄驴煌荣花拳綉腿互不侵犯条约讲书祭酒教喻蠲免鵕鸃开营捞铃犂旦膨涨牵羁乾乾浄清歌磬竹难书奇希荣富容谅社稿十二道金牌眎文时制素净特技摄影挺敌屯防瓦瓮无之祈香案相女配夫现时报啸合小热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