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谏的意思、二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谏的解释

指 明 翟凤翀 与 郭尚宾 。 凤翀 抗疏极论 吕贵 、 邢洪 、 凌应登 三人之罪。 神宗 怒,谪为 山西 按察使经历。是时 尚宾 亦上疏进谏,忤旨,谪为 江西 布政使检校。二人因进谏而同时被谪,故称。《明史·翟凤翀传》:“帝於章疏多不省,故廷臣直諫者久不被谴。至是二人同日謫官,时称‘二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二谏”是一个历史典故性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语来源

指明代官员翟凤翀与郭尚宾。二人因直言进谏触怒明神宗,于同一天被贬谪,故被时人并称为“二谏”。()

二、历史背景

三、词语构成解析

四、引申意义

后多用于形容敢于直谏的忠臣风骨,或代指因劝谏遭贬的文人群体。此典故体现了古代士大夫“文死谏”的政治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二谏》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思是第二次进谏。它由两个部首组成,第一个部首是“二”(二字旁),第二个部首是“谏”(言字旁)。 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差别。 《二谏》一词来源于古代官员奏章中的进谏制度。当时,在朝廷中,官员可以呈上奏章进谏,向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批评。如果皇帝没有采纳官员的意见,官员可以第二次进谏,来阐明自己的立场或表达对某个决策的不满。 以下是使用《二谏》的例句: 1. 难得的机会,他果断地进行了二谏。 2. 尽管被贬斥一次,他仍然决定二谏以表达自己的坚定立场。 一些与《二谏》相关的词汇有: 组词:进谏、一谏、进谏制度、进谏文 近义词:反谏、上谏、请谏 反义词:接纳、采纳、答谏 以上就是关于《二谏》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古代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简要介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