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兀剌赤的意思、兀剌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兀剌赤的解释

亦作“ 兀赤 ”。蒙古语的音译。马夫;管理驿马的人。 元 火源洁 《华夷译语》卷上:“马夫,曰兀剌赤。” 元 施惠 《幽闺记·奉使临番》:“兀剌赤,兀剌赤,门外等多时。” 明 朱有燉 《桃源景》第四折:“[浄白]:‘俺是 蒙豁阿 堵兀赤。’[末白]:‘他説他是 达达 人放马的。’”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兀剌赤,俺路上要吃得些介分例,俺那里吃得勾,须索多讨些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兀剌赤是元代蒙古语借词,专指负责驿马管理的职官。该词源于蒙古语"ulaɣači",由"ulaɣa"(驿马)与后缀"-či"(从事者)构成,字面意为"掌管驿马之人"。根据《元史·兵志》记载,兀剌赤需"掌给驿马,应差遣",负责驿站马匹调配与官方文书传递。

在元代交通体系中,兀剌赤隶属于通政院管辖,每处驿站配置1-2人,需具备辨识马匹优劣、规划驿路里程等专业技能。韩儒林《元朝史》指出,其职责包含"验符牌、备草料、督递运"三项核心工作,确保军政命令能通过全国1383处驿站实现日均400里的传递速度。

该职官称谓在《蒙古秘史》第280节首次出现,明代火源洁《华夷译语》将其对译为"马夫",但实际职能更接近现代物流管理者。值得注意的是,《至正条格》残卷收录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公文显示,兀剌赤违规私用驿马将受"笞五十七"的刑罚,印证了元代驿站管理的严格性。

网络扩展解释

“兀剌赤”是一个源自蒙古语的音译词,主要出现在元明时期的文献中,具有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含义。以下从词义、词源及文献用例三方面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兀剌赤”指代马夫或管理驿马的人员。这一职业在元代驿传系统中尤为重要,负责照料马匹、保障驿马供给。其变体形式包括“兀赤”“乌拉赤”等,多见于不同文献记载。

  2. 词源与语言背景
    该词直接音译自蒙古语,元代官方语言中常借用此类词汇。据《华夷译语》记载,“马夫”对应的蒙古语即为“兀剌赤”(元火源洁《华夷译语》卷上),印证了其作为外来词的身份。

  3. 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 元代杂剧《幽闺记》中台词:“兀剌赤,门外等多时”,生动描绘了驿马管理者等待的场景。
    • 明代《桃源景》第四折通过角色对话:“俺是蒙豁阿堵兀剌赤”,并以注释说明此为“达达人(蒙古人)放马的”,进一步佐证其职业属性。

这一词汇反映了元代驿传制度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其使用场景多集中于官方文书、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的文本中。

别人正在浏览...

奥勃洛摩夫崩析边韶笥毕景跛夫嶓冢逞露楚练待得呆木大曲大厮并澄沙电报雕睨二十八星法门繁英发视氛祥高阳台观星台国师扢挞耗荒黑绶荤允家林介质惊跸镜监觐亲籍税捐款来会两义练锐辽隧令人起敬埋怨梅心鸟人千金石焭焭瞿上折当设衣时人司味泝述贪杯天年通介推避侻陋托传文统邪术斜行西汉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