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王安石的意思、王安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王安石的解释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年间进士。初任知鄞县、知常州。宋神宗时拜相,推行变法,后遭保守派反对辞相位,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卒后谥号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等名篇。有《临川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结合历史文献权威来源,对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姓名释义

王:姓氏,源自姬姓,为华夏上古八大姓之一,象征尊贵与权势(《汉语大词典》)。

安石:名取自《周易·系辞下》“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寓意“安定如石”,寄托修身治国之志(《宋史·王安石传》)。


二、核心身份与成就

  1. 政治家·变法领袖

    官至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导熙宁变法(1069-1085年),推行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旨在富国强兵(《宋史·神宗本纪》)。

  2.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雄健峭拔,诗作含蓄深沉,代表作《泊船瓜洲》《伤仲永》等,开创“王荆公体”(《中国文学史·宋代卷》)。

  3. 思想家·荆公新学创始人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强调经世致用,重释儒家经典(《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四)。


三、历史评价与影响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宋史·王安石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链接:https://www.zhonghuashuju.com.cn/(中华书局官网

  2.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链接:https://www.hep.com.cn/(高等教育出版社官网

  3.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链接:https://www.guji.com.cn/(上海古籍出版社官网


王安石作为集政治改革、文学创作与思想创新于一身的复合型历史人物,其名、字、号均承载儒家理想,生平实践深刻塑造了北宋社会进程,在汉语文化语境中成为“锐意革新”的象征性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身份与官职

二、政治改革

三、文学与思想

四、历史评价

欧阳修赞其文章“后来谁与子争先”,近代学者称其变法具“近代变革特点”。他既是文学巨匠,也是争议性改革家,生平著作收录于《临川集》《王临川集》等。

(注:以上内容综合多来源信息,若需完整文献可参考权威史料或《宋史·王安石传》。)

别人正在浏览...

八八席犇呼堛然渤溢不露声色产马超辰超轶绝尘冲紧冲旨出服出帖对于阨曲尔曹凤凰窠瀵泉符理刮野鬼酣豢豪羊鹤子梅妻黄金弹蕙茝阍椓简佩嘉响计度解玉绩功进房惊群动众狂客来宁流动资金六穗麻菽苗茨妙慧磨砻底厉木石心肠目兔顾犬平方諐佚侵怨羣动盛溢十番鼓施琅束椽为柱书叙思想路线碎累特郎当通宵达旦头重脚轻外曾祖为富不仁乌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