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近代的意思、近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近代的解释

(1) [modern times]∶过去距离现代较近的时代,我国现在通常指十九世纪中叶到“五四”运动之间的时期

(2) [the capitalist times or age]∶指资本主义时代

详细解释

(1).指过去不远之时代。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歷览前载,逮乎近代,道微俗弊,莫剧 汉 末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查谈》:“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三:“这部书虽写于1912年,但所引的例,是古代多而近代少。”

(2).在史学上通常指资本主义时代。世界近代历史时期,一般以1640年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终于1917年 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 近代历史时期一般认为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近代"作为汉语历史分期概念,包含三层核心含义:

一、基本释义 指距离现代社会较近的历史阶段,《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为"距离现代较近的时代,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十九世纪中叶至1949年"(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该词最早见于《新唐书》,原指"接近当代",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现代分期含义。

二、历史分期标准

  1. 全球史视角:世界近代史通常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起点(来源:《辞海》第七版)
  2. 中国史分期:
    • 社会形态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
    • 革命史观:1840-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最新学术界定:部分研究将明清之际(16世纪)至1949年划为"近代"

三、社会特征 该时期中国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包含工业化萌芽、社会制度转型、中西文化碰撞三大特征。《中国近代史》教材指出此阶段"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四、语言应用 在古汉语中,"近代"可作副词表示"最近时期",如《朱子语类》载:"近代诸公多作著抽象议论"。现代汉语中已无此用法,专指历史分期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近代”是一个历史分期概念,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解释,具体可分为以下层面:

一、中国历史分期中的定义

  1. 时间范围
    通常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时期。部分定义将下限划至1919年五四运动,此后至1949年称为“现代”。
    这一阶段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涵盖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军阀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2. 社会特征
    中国近代史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主要特征,经历了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思想变革等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


二、广义历史学中的定义

  1. 资本主义时代
    在世界史语境中,“近代”常指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时代,例如欧洲的近代始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
    不同国家对“近代”的划分存在差异,如日本将明治维新(19世纪中叶)作为近代开端。

  2. 与“近世”的区分
    部分国家(如日本)将“近代”与“近世”明确区分,前者强调社会体制变革(如工业化、民主化),后者多指封建末期。


三、补充说明

如需了解具体事件或人物,可参考相关历史资料(如、9、12的编年大事)。

别人正在浏览...

拜读白麻子蚌珠悲风比辑不衫不履残章断简丑脚撮把戏代匮盗财倒睨敦至跺抬饭篮風標公子鬼计衮球固实翰毛豪魁环峙脚凳精的鸡娘禁瘮金庭巨费慷慨激扬纚纚狑狫流例率天买赎明扬南地怒骂平灭贫鳏拼抢乾络秋伏毬子心肠散精山硖奢摩他升跻虱蛊时谚兽君耍烟賟贶颓志委面为所欲为文刻戊部候无几香炷闲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