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自衞的意思、放虎自衞的详细解释
放虎自衞的解释
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 刘主 至 巴郡 。 巴郡 严颜 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衞者也。’”
词语分解
- 放的解释 放 à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 散(刵 ):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
- 衞的解释 衞 è 同“衛”。 笔画数:; 部首: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放虎自衞”(也写作“放虎自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比喻本想寻求保护或利用某种力量自卫,但方法不当,反而招致更大的灾祸。
- 直译引申:字面指“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暗含引入危险因素作为防御手段,最终导致自身受害的悖论逻辑。
出处与典故
- 历史来源:出自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原文记载严颜感叹刘璋邀请刘备入蜀的行为:“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衞者也。”
- 典故背景:刘璋为抵御外敌引入刘备势力,却反被刘备夺取领地,恰如“放虎自卫”的典型例证。
结构与用法
- 语法结构:连动式成语,可作宾语或补语。
- 感情色彩:中性偏警示,多用于批评策略失误或目光短浅的行为。
- 应用场景:常见于分析政治决策、军事策略或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自救手段。
近义与反义
- 近义成语:
引狼入室、开门揖盗(均指引入祸患)。
- 反义概念: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强调预防而非错误应对)。
补充说明
- 读音与书写:拼音为fàng hǔ zì wèi,繁体为“放虎自衞”。
- 现代启示:警示人们需谨慎评估所依赖的“保护力量”,避免因短视行为酿成长远危机。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华阳国志》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放虎自卫(fàng hǔ zì wèi)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用老虎来保卫自己。这个成语的部首是放,虍和自,分别有7画,3画和6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寓言故事。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放虎自卫的写法可能会有些许不同。例如,在篆书中,放字形状会略有改变。以下是一个例句:“他勇敢地放虎自卫,保护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在组词方面,我们可以使用放虎自卫这个成语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例如,放虎自卫精神,指的是勇敢保护自己的精神。
放虎自卫的近义词有自保、自卫、保护自己等。相反地,放虎自卫的反义词可以是逃避、投降等。希望给您带来了满意结果,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