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县罄的意思、县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县罄的解释

亦作“ 县磬 ”。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齐侯 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杨伯峻 注:“罄同磬,他本亦作‘磬’,《鲁语上》即作‘磬’。磬之悬掛,中高而两旁下,其间空洞无物。百姓贫乏,空无所有,虽房舍高起,两簷下垂,如古磬之悬掛者然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陶公 少有大志,家酷贫……于时冰雪积日, 侃 室如县磬。”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贫乏》:“言贫乏室如县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县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àn qìng(部分文献中“县”通“悬”,读xuán),其核心含义是形容极度贫困、空无所有。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来源与用法

  1. 历史典故:
    • 出自春秋时期《左传》,用于描述国家或家庭的极度贫瘠状态。
    • 杨伯峻在注释中强调,“县罄”通过磬的形态(中高旁低、内部空虚)比喻百姓家徒四壁。
  2. 使用场景:
    • 传统用法: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描述经济困顿、资源枯竭的境况。
    • 现代延伸:偶见用于比喻地区因灾难、战争等导致荒废萧条(如提及的“地方空无人烟”),但此用法较少见。

辨析与注意


示例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县罄》的意思

《县罄》是一个汉字词组,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物资、人员、力量等被抽调一空,没有剩余或可利用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县罄》可拆分为:县(采字部首:土,总笔画:6)+ 罄(采字部首:网,总笔画:13)。

来源

《县罄》来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载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昭公命令将晋军主力集中在国境内的一个特定地区(即县)进行战斗,结果导致晋国其他地方严重缺乏防御力量和物资供给。

繁体

《县罄》在繁体字中保持不变,仍然书写为「县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一定的变化。《县罄》在古时候写作「縣罄」,字的结构和部首相同,但是筆劃可能有细微差别。

例句

1. 在战争期间,该县的资源完全被调用,可以说是完全县罄了。

2. 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利用,该矿区已经面临资源县罄的危机。

组词

1. 县官:指县级行政区域的政府官员。

2. 罄竹难书:形容情况非常糟糕,无法言表。

近义词

资源枯竭、物资耗尽、空虚无物、一空如也。

反义词

丰富充盈、资源充足、物资丰富、富饶充实。

别人正在浏览...

挨延被锡避乡餐巾柴爿疵诟大咎倒床擣碪妒女夺伦方垂耕艺广结良缘古道瑰佹河滩鹤知夜半宦吏狐父徽车胡志明樫鸟剪辟洁峻稽古揆今季世伉俪刻舟亏退牢密六神丸理业卢雉门道纳罕奴使贫僧扑簌乾堆綦缟轻盖青皮三五成群森峙上军赏一劝众侍婢时术失载书稿水监疏朗朗熟路天尽头投井下石吞声饮恨绾手务求校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