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困阨的意思、困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困阨的解释

同“ 困厄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 林 ( 杜林 )尝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独宝爱之。每遭困阨,自以不能济於众也,犹握把此经,独叹息曰:‘古文之学将絶於此邪?’”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盖士方穷时,困阨閭里。” 清 唐甄 《潜书·思愤》:“古之人沮抑志奋,困阨学成。”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他已经知道民族困阨的症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困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读音为kùn'è,由“困”与“阨”两个单字并列组成,均表示处境艰难、受阻碍的状态。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该词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义解析

“困”指生计窘迫、物资匮乏,《说文解字》中释为“故庐从木,在囗中,木在田中不得申”,引申为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阨”通“隘”,原指地势险阻,《玉篇》注为“限也,碍也”,后指人为的压迫或命运挫折。二字组合后,词义叠加强化,特指因内外交迫导致的极端艰难处境。

二、引申义项

  1. 物质层面:指经济困顿、生活资源极度匮乏,如《汉书·元帝纪》中“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描述饥荒时期的民生疾苦。
  2. 精神层面:表示思想受束缚或精神焦虑,如韩愈《进学解》中“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暗含学者在学术困境中的挣扎。
  3. 命运象征:古代多用于占卜术语,如《周易》卦象中的“困卦”,象征君子处险而能通的哲学意涵。

三、语用特征

该词属于书面雅言,现代使用场景多集中于历史文献解读、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与近义词“困窘”相比,“困阨”更强调外部环境压迫的不可抗性;与“困顿”相较,则突显境遇的持续性与严峻程度。

网络扩展解释

“困阨”是“困厄”的异体写法,两者发音和含义完全相同,均读作kùn è,表示陷入困境、遭遇困苦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人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遭遇难以摆脱的艰难处境,可能涉及物质匮乏、精神压力或外部环境的重重阻碍。例如:经济拮据、疾病缠身、事业受挫等均可称为“困厄”。

  2. 具体表现

    • 身体层面:如疾病、饥饿、自然灾害导致的生存危机。
    • 精神层面:如思想困惑、情感压抑、道德抉择的挣扎。
    • 社会层面:如人际关系破裂、职场竞争失利、社会动荡中的无力感。
  3. 文学与历史用例
    古典文献中常见该词,例如《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提到“今弟在困厄之中,蒙先生慨然以尊斋相借”,生动展现了人物处于窘迫境地时受助的情景。

  4. 注意事项

    • 现代汉语更常用“困厄”,“困阨”属于较少见的异体写法。
    • 与“困境”相比,“困厄”更强调“苦难”的持续性,带有文言色彩。

若需进一步了解词语的演变或具体语境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拔本塞源谤帖薄濇补察不咸草创未就钗股城柴逞奇眩异除命蠢騃出事答腊鼓荡寒东汉通俗演义逗情对口快板粉条洑流付予骨董行骇怪后虞花呢哗喧解渴近古寄乳劳工连载料民遴补刘四骂人鹿鸣筵论命旅行社麦尔登呢免绖囊萤映雪鸟吏鼈官陪音贫姑蒲桃髻钱陌挈带七郊溶溶泄泄如箭离弦僧伽商鞅量孰湖踏车探水田畻天津学生会联合报土建诬蔽详允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