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郊的意思、七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郊的解释

统称古代在郊外祀五帝(东方 青帝 、南方 赤帝 、中央 黄帝 、西方 白帝 、北方 黑帝 )及天地的祭礼。《后汉书·曹襃传》:“父 充 ,持《庆氏礼》, 建武 中为博士,从巡狩 岱宗 ,定封禪礼。还,受詔议立七郊、三雍、大射、养老礼仪。” 李贤 注:“五帝及天地为七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郊”是古代中国祭祀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释

七郊指古代帝王在郊外举行的七种祭祀礼仪,主要祭祀对象为五方天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以及天地,合称为“七郊”。这一制度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礼制规范。

历史背景

  1. 起源与记载
    七郊祭祀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如《后汉书·曹襃传》记载,曹充曾参与制定“七郊”等礼仪制度,说明其在汉代已被纳入国家典章。

  2. 祭祀内容
    祭祀分七处进行,对应五帝(各主一方)及天地。例如:

    • 东方青帝(春)
    • 南方赤帝(夏)
    • 中央黄帝(季夏)
    • 西方白帝(秋)
    • 北方黑帝(冬)
    • 天(南郊)
    • 地(北郊)

文化意义

七郊不仅是宗教仪式,更是古代政权合法性的象征,通过祭祀强化帝王“受命于天”的地位,同时协调自然与人文秩序。

补充说明

需注意,“七郊”与民间“做七”(丧葬习俗)无关,后者指人死后每七日祭奠一次,属于不同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郊》的意思

《七郊》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七个郊区。郊指城市周围的较为偏远的地区。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郊》的拆分部首为“丿”和“阝”,共两个部首。它的总笔画数量为十六画。

来源与繁体

《七郊》来源于汉语,其简体字为“七郊”。在繁体字中,写作“七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想要写出汉字《七郊》,可能采用的是篆书或者隶书的写法。由于篆书和隶书的字形变化多端,难以准确描述具体的古时写法。

例句

1. 城市的中心区和七郊的区别在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

2. 秋天是游览七郊的好季节,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秋叶和丰收的农田。

组词

七月、郊区、郊游、郊外、郊野、郊狼、七大、七天、七巧板

近义词

郊区、市郊、城郊

反义词

市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