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免绖的意思、免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免绖的解释

谓居丧者以时除去缠于首、腰的麻带,仅穿衰服。表示不纯吉,亦不纯凶。《仪礼·士丧礼》:“即朝哭,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免絰。” 郑玄 注:“免絰者,求吉,不敢纯凶。” 胡培翚 正义:“ 李氏 如圭 云:‘免絰,去絰也。’ 秦氏 蕙田 云:‘去絰不用,与袒免之免不同。’ 敖氏 云:‘絰,服之最重者,於此免之,以对越神明。’……但有衰无絰者,不纯凶也。”

谓居丧者缠麻带于首、腰以示哀。《礼记·奔丧》:“奔母之丧……袭免絰于序东,拜宾送宾,皆如奔父之礼,於又哭不括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免绖”是古代丧礼中的一种服饰礼仪,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1.基本定义

“免绖”指居丧者在特定仪式中暂时除去缠于头部和腰部的麻带(即“绖”),仅保留“衰服”(粗麻布丧服)。这一行为象征不处于完全的凶丧状态,但也不完全吉庆,属于过渡性礼仪。

2.文献出处与注释

3.仪式背景

4.与其他丧服的区别

需注意“免绖”与“袒免”不同:前者是去除麻带,后者指裸露左臂或特殊发饰,代表更轻的哀悼等级。

“免绖”反映了古代丧礼中通过服饰变化表达哀悼程度的文化内涵,兼具礼仪规范与象征意义。若需进一步了解文献原文,可参考《仪礼》《礼记》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免绖

免绖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和糸,共计14个笔画。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形成于秦汉时期。在繁体字中,免绖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代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免绖的写法有所不同。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免字的形状更加像现代的"羊"字,绖字的形状更加像现代的"幺"字。因为汉字的书写形式在演变中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现代简化字中的免绖与古代汉字存在一些差异。

例句

1. 善待动物是一种文明社会的表现,我们应该免绖不必要的伤害。

2.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免绖浪费,珍惜每一分资源。

3. 这部电影揭示了暴力行为的后果,号召观众免绖暴力。

组词

免休、免疫、免职、免税、解救

近义词

免除、豁免、解脱、避免、保护

反义词

遵守、承担、受到、负责、担当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