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荦确的意思、荦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荦确的解释

亦作“ 犖硞 ”。亦作“ 犖埆 ”。亦作“ 犖嶨 ”。1.怪石嶙峋貌。 唐 韩愈 《山石》诗:“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 王伯大 音释:“硞音确。” 宋 苏辙 《墨竹赋》:“山石犖埆,荆棘生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石鼓》:“何物犖确蟠素壁?云是石鼓流遗踪。” 清 段松岑 《灵岩神宝寺访碑》诗:“犖嶨復犖嶨,驀山履絶壑。”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循山石犖确而行,得一洞。”

(2).坚硬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夷人市瓷器》:“试投之犖确之地,不损破者,始以登车。” 清 吴存楷 《犁田行》:“春泥犖埆苦坚硬,犂深入土三尺强。” 王统照 《号声·沉船》:“沿山小径,全是荦确碎石与丛生的青莎。”

(3).象声词。 宋 苏轼 《江西》诗:“舟行十里磨九瀧,篙声犖确相舂撞。”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微影模糊声犖确,是谁携屐踏花来。” 姚锡钧 《病中作》诗:“泥辙车声生犖确,墙根苔气发幽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荦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读作luò què,原指怪石嶙峋的地貌,后引申为坚硬的地貌或坚硬的状态。例如王统照在《沉船》中描述:“沿山小径,全是荦确碎石与丛生的青莎。”

  2. 文学与象声用法

    • 在诗词中常用于描写山石嶙峋的意境,如韩愈《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 作为象声词,可模拟物体碰撞声。如苏轼《江西》诗:“舟行十里磨九瀧,篙声荦确相舂撞。”
  3. 字形与变体
    该词存在多种异体写法,包括“犖硞”“犖埆”“犖嶨”等,多见于古籍或方言记载。

提示:若需更详细考证,可参考《通俗文》《说文解字》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荦确的意思

荦确(luò què)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事物确切无疑、明确清楚。

拆分部首和笔画

荦确的部首是艹(草字头),共有15个笔画。

来源

荦确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事,以化成天下”。荦确意指通过观察天文和人事,去获得确证的知识。

繁体

荦确的繁体字为爐确,但在现代常用的简化字体中,通常使用荦确。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荦确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上笔画和现代相同。

例句

1. 通过严密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对事件的真相有荦确的判断。

2. 这个科学实验的结果荦确无疑,能够为我们的理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组词

1. 确定(què dìng):表示确定、确认的意思。

2. 确认(què rèn):表示确认、承认的意思。

近义词

明确、确凿、确定、确实

反义词

模糊、不确定、含糊、疑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