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唐 李翱 《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 玄龄 初与 杜如晦 为友,属 隋 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 郑相国 ﹞匡国济时,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古人!”
“匡国济时”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成语释义 指匡正国家弊政,挽救时局危机。核心含义是通过政治手段或才能实现国家安定与社会治理,常见于描述历史人物的政治抱负。
二、出处溯源
三、用法特点
四、近义表达 类似含义的成语有“经邦纬国”“安邦定国”等,但“匡国济时”更强调对动荡时局的挽救,而非单纯治理国家。
《匡国济时》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纠正国家的错误,挽救时局。它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匡”,“国”,“济时”。下面给出它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来源:
《匡国济时》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告诫人们,如果国家处于困境、人民遭受苦难,应立即纠正错误并帮助人民渡过难关。
繁体:
繁体字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只是在形状上稍有差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构字法是相似的。在古代,字形设计更加繁复,筆劃数可能有所差异。
例句:
我们应当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匡国济时,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幸福。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