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萧疏的意思、萧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萧疏的解释

(1) [desolate;be sparse but graceful;be thinly scattered]∶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thinly scattered]∶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详细解释

亦作“ 萧疎 ”。1.稀疏;稀少。 唐 唐彦谦 《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读史有感》曲之一:“説到知音,自古无多,白髮萧疎,青灯寂寞,老子婆娑。” 清 黄遵宪 《人境庐杂诗》之八:“ 杨 梁 诸子好,踪跡亦萧疏。” 艾芜 《荣归》:“枯藤缠绕的篱落间,黄叶萧疏的林木下,都有二三野犬,在争扯残馀的尸体。”

(2).寂寞;凄凉。 唐 杜牧 《八六子》词:“辞恩久归 长信 ,凤帐萧疏,椒殿閒扃。” 宋 张孝祥 《鹊桥仙·戏赠吴伯承侍儿》词:“ 野堂 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疎。”《红楼梦》第八一回:“ 宝玉 走到 沁芳亭 ,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毛6*6*《送瘟神》诗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萧条;不景气。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殫。”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翦发延宾》:“英雄困尘土,奈生计萧疎,功名艰阻,忠谋未吐。”

(4).洒脱;自然不拘束。 明 刘崧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诗:“ 金华 山人 余仲扬 ,笔墨萧疏开老苍。” 清 李渔 《凰求凤·媒间》:“仪容细观今胜初,喜风韵萧疎。”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苏曼殊 ﹞又善画,萧疏淡远,似不食人间烟火物。”

(5).清丽。 唐 吴融 《书怀》诗:“傍巖依树结簷楹,夏物萧疎景更清。” 宋 司马光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诗:“槿花篱落围丛竹,风日萧疎满园緑。”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之二:“风俗既淳美,山川亦萧疎。”

(6).空虚。 元 汤式 《天香引·中秋戏题》曲:“今年旅邸中秋,囊篋萧疎,典却 吴 钩。”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之,缾鉢萧疏,野衲不若。”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萧疏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萧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o shū,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综合权威资料,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自然景象
    形容事物稀疏、冷落的状态,如草木凋零、黄叶飘落等场景。
    例句:

    “黄叶萧疏”“槐柳萧疏溽暑收”()

  2. 社会环境
    指萧条、荒凉的景象,常用于描述战乱、灾祸后的破败场景。
    例句:

    “万户萧疏鬼唱歌”()

  3. 情感状态
    表达孤寂、凄凉的心境,或人远离喧嚣的落寞感。
    例句:

    “凤帐萧疏,椒殿閒扃”()


二、详细释义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描写:多用于诗词、散文中渲染寂寥氛围。
  2. 历史叙述:描述战乱、灾害后的社会凋敝。
  3. 日常表达:形容稀疏的头发、植被等具象事物。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疏落、荒芜、萧条 |
|反义词 | 繁茂、熙攘、兴盛 |


五、注意事项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萧疏

萧疏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作形容词或名词使用,意为稀疏冷落、冷寂空旷。

部首和笔画

萧疏的部首是艹(草字头部),总计有13个笔画。

来源

《萧疏》这个词最早见于《诗经·秦风·无衣》,用作形容词,意为寒冷荒凉。

繁体

繁体字为「蕭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萧疏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萧」的上方有一个「夆」字旁,「疏」的左边是「丰」字旁。

例句

1. 他孤独地坐在空旷的公园里,四周草木葱翠,一片萧疏。

2. 冬天的森林里,只听得到风吹过零落树叶的轻微声响,一片萧疏的景象。

组词

萧疏的相关词语有:萧条、荒凉、冷落、空旷。

近义词

萧疏的近义词有:荒芜、寂寞、冷清、荒凉。

反义词

萧疏的反义词有:繁荣、热闹、繁忙、热烈。

别人正在浏览...

案甲休兵摆对逼下不升财择草虫晨鼓敕头打谷钉螺断代坊曲仿佯飞书哥伦比亚大学宫罚寒粟子坏衣黄贝化训化益护葬涧流见颜交颜假山禁当近是鸠形鹄面舅爷柯亭笛门插关儿门捷列夫面署第一描写画角命蹇磨古幕位碾玉作偏嗜前尘蹡蹡济济挈杅齐如三闹神不知鬼不晓十地霜螯死而无怨岁寒恬惰蹄筌违慠委策微显阐幽雾杳遐服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