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石的意思、木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石的解释

(1).树木和山石。《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唐 杜甫 《水会渡》诗:“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明 魏学洢 《核舟记》:“ 明 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指木头与石头。《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红楼梦》第十六回:“其山树木石虽不敷用, 贾赦 住的乃是 荣府 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

(3).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四:“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躑躅不敢言。”《周书·文帝纪上》:“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世名 身穿囚服,一见两大尹即称谢道:‘多蒙两位大人曲欲全 世名 一命, 世名 心非木石,岂不知感恩。’”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两封通信(复魏孟克)》:“我不是木石,倘有人给我一拳,我有时也会还他一脚的。”

(4).指刑具。《晋书·王坦之传》:“时卒士 韩悵 逃亡归首,云‘失牛故叛’,有司劾 悵 偷牛,考掠服罪。 坦之 以为 悵 束身自归,而法外加罪,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诬,宜附罪疑从轻之例,遂以见原。”

(5).指山水画。 宋 陆游 《游昭牛图》诗:“ 游昭 木石师 李唐 ,画牛乃自其所长。”

(6).指宫室等建筑工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徐充容 ﹞諫曰:‘ 玉华 ( 太宗 所造 玉华宫 )创制……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岂无烦扰之弊?’”《元史·武宗纪一》:“以 中都 行宫成,赏官吏有劳者……死於木石及病没者,给钞有差。”

(7).枳椇子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餳,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甜美如餳蜜,一名白石,一名白实,一名木石,一名木实。一名枳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石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从三个维度阐释,兼具本义与引申义,以下为权威解析:


一、字面本义

  1. 木材与石料

    指未经加工的天然材料。《说文解字》释“木”为“冒也,冒地而生”,指树木;“石”为“山骨也”,指岩石。二者并称泛指自然界的原始物质,如《孟子·尽心上》“木石居,鹿豕游”,描述原始生存环境。

  2. 建筑材料

    古代建筑以木石为基材,《营造法式》载“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其中“材”即木材,“石”作础基。此义至今沿用,如“木石结构”。


二、文学象征义

  1. 无情之物

    因木石无知觉,常喻指冷漠无情。如《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贾宝玉叹:“我岂是那木石人!”,反衬人性之灵。

  2. 永恒与坚韧

    木石历久不腐,象征恒常。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以“玉山”(石)喻坚定品格。


三、哲学隐喻

自然本性

道家主张返璞归真,《庄子·山木》云“木石同坛”,喻人应如木石般葆有天然本性,摒弃人为矫饰。


权威参考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校订本)
  2.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3. 李白《李太白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庄周《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本,商务印书馆)

(注: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词典链接,暂不提供来源链接,建议查阅上述纸质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木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ù sh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延伸,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树木与山石
    指自然界的树木和岩石,常用来描述原始或荒凉的环境。例如《孟子·尽心上》提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2. 木头与石头
    作为具体材料,指未经加工的木材和石材。如《三国志》记载:“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二、比喻与引申义

  1. 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比喻人缺乏情感或感知能力。如《报任少卿书》中“身非木石”,《宋书》提到“人非木石,何能不感”。

  2. 指刑具
    古代文献中代指拷打工具,如《晋书》记载“加之木石,理有自诬”。


三、艺术与建筑相关

  1. 山水画元素
    传统绘画中,木石是山水画的重要构成。明代《核舟记》描述雕刻“木石”的技艺。

  2. 建筑工程材料
    用于宫室、园林建造,如《红楼梦》提到荣府旧园中的“竹树山石”。


四、其他

  1. 别名
    枳椇子的别称(较少见)。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文学作品及权威词典的解释,若需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孟子》《三国志》《红楼梦》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茸茸百雉豹産薄谴辨雪标写博赛层城超短裙超今越古称身储号触目如故惷駮待东当间钉春盛敌视对手非偶分一杯羹福寿干戎国重故众镐镐合事悔遁讳所骄敖结昏井井有条井臼精深浸潭就蓐科斗篆阔论高谈羸恶撩戟笼愡昧色礞石勔勉牌牓判然品供邱墓憩燕三面罗手记收生説分上昙无恬倓跳河脱活王主销渴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