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八制的意思、三八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八制的解释

1886年5月1日 美国 芝加哥 等地工人大罢工,提出实行每天工作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的制度、俗称“三八制”。 萧三 《毛 * 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在这里开了一个大会,提出口号,要求恢复工人组织,实行三八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八制”是一个具有历史社会意义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将每日时间划分为三个等分的八小时,即“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睡眠八小时”的分配模式。该词最早源于19世纪欧美工人运动提出的“八小时工作制”诉求,后逐渐形成固定概念。

从构词法分析,“三八”是数词叠加结构,既符合汉语“三”表多数的传统用法(如《说文解字》中的“三,天地人之道也”),又通过具体数字强化时间均等划分的精确性。后缀“制”字体现制度性特征,表明其作为社会规范的属性。

该词汇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中曾撰文介绍:“三八制非特为劳动问题之关键,实人类生活改造之曙光。”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现代语境中既可指具体工时制度,也可引申为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理念。

网络扩展解释

“三八制”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核心含义与工人权益运动相关,但在不同语境下也存在其他解释。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工人运动中的原始含义(主流解释)

起源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核心诉求是将每日时间划分为:

  1. 工作八小时:要求缩短当时普遍存在的12-16小时超长工时
  2. 教育八小时:强调工人自我提升的权利
  3. 休息八小时:保障基本生活与睡眠时间

这一制度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重要标志,直接推动了1889年第二国际确立"五一国际劳动节"。

二、现代延伸含义

  1. 劳动时间制度(权威性较低解释):

    • 指每天分早、中、晚三班轮换,每班工作8小时的生产排班制度
    • 常见于制造业、医疗机构等需要24小时运转的行业
  2. 特殊工时安排(争议性解释):

    • 个别资料提及"每周工作三天半,每天8小时"的分配方式
    • 该用法缺乏广泛认可,建议结合具体行业规范确认

三、注意事项

如需了解具体行业应用案例,可查看来源的完整排班制度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暗袭百兽王板心禅刹承招错镂殚罄恶忌枫子鬼分死腐鲍负妒格巴巴梗莽簋飱国威海涸石烂汉火戛戛独造见鬼晈晈警示津关禁楼酒録口唾裂叶风灵署离思露怯瞒昧南监藕断丝不断叛逆切切在心清歌清列秋溜乳台社会性韘觿诗谶视死如生收益熟路死期素畜贪戾通事舍人统体痛惜透碧霄外表沃腴项领成祥鸾湘乡派仙山楼阁晓语隙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