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豪的意思、粗豪的详细解释
粗豪的解释
(1).粗疏豪放。 唐 杜甫 《少年行》:“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宋 范成大 《次韵李子永雪中长句》:“湖海粗豪今岂在,但忆鸣哮如饿鴟。” 元 柯丹丘 《荆钗记·会讲》:“白面儿郎,学疏才不广,粗豪狂放。”
(2).粗犷豪壮。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长短句》:“语虽粗豪,亦气概可喜。”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若 于鳞 所云无古诗,又唯无其形埒字句与其粗豪之气耳。”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七篇:“大旨在揄扬勇侠,赞美粗豪,然又必不背于忠义。”
词语分解
- 粗的解释 粗 ū 疏忽,不周密:粗心。粗疏。粗略。粗率(刬 )。 不精致,工料毛糙:粗糙。粗劣。粗料。粗纸。粗粮。粗制滥造。去粗取精。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粗大。粗壮。粗重。粗实。粗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
- 豪的解释 豪 á 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豪杰。英豪。文豪。自豪。 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迈。豪气。豪情。豪兴(宯 )。豪举。豪语。豪华。 强横的,有特殊势力的:豪强。豪门。豪族。豪绅。巧取豪夺
网络扩展解释
“粗豪”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
粗疏豪放
指性格或行为不拘小节、直率洒脱,常带有天然的豪迈气质。例如唐代白居易诗句“粗豪酒放狂”,即展现饮酒时的狂放不羁。此义项多见于古代诗词,如杜甫《少年行》中“不通姓字粗豪甚”,形容少年直率豪爽的性情。
-
粗犷豪壮
强调外显的雄壮气概或气势,常用于描述声音、场景等。例如“火车发出粗豪的长鸣”,即通过拟声体现雄浑的意象。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的“赞美粗豪”,也指向对勇武侠义精神的赞美。
二、使用场景与特点
- 适用对象:多用于形容男性性格或言行,如“粗豪坦率”,或特定行为(如饮酒、侠义之举)的豪放特征。
- 情感色彩:中性偏褒义,可表达赞赏(如气概豪迈),也可能隐含粗鲁感(如举止不拘礼数)。
- 文学表现:古诗词和小说中常通过具体意象(如酒、自然景象)烘托粗豪特质,例如范成大诗句“湖海粗豪”暗喻豪情壮志。
三、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粗犷、豪放、直率()。
- 反义词:文雅、拘谨、细腻(需结合语境判断)。
四、例句参考
- 性格层面:“张将军容貌清瘦,全无武人粗豪之气”。
- 行为层面:“粗豪的大汉们借着酒兴,乱糟糟埋怨着”。
“粗豪”兼具性格与气质的双重内涵,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侧重。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粗豪(cu hao)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粗犷、豪放和大气的性格特点。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拆分部首:豆、大。
- 笔画数:由于是两个部首组合而成,总共有11画。
来源:
- 粗豪一词的来源主要是汉字的组合,并没有特定的故事或传说与之相关。
繁体:
- 繁体字的写法为「粗豪」,没有其他特殊变化或简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相比较类似,「粗豪」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一致。
例句:
- 他的举止粗豪,给人一种雄浑的气质。
- 她的笑声像个粗豪的男孩,让人无法拒绝。
组词:
- 粗豪心态、粗豪气概、粗豪态度、粗豪气势。
近义词:
- 粗犷、豪爽、豪放、威猛。
反义词:
- 细腻、温柔、谨慎、矜持。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