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骨的意思、束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骨的解释

(1).谓制约或聚集骨骼。《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然后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夫 邓 之行步,则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当其弭耳宛足,紏筋束骨,练眉不飞,金毫未揭,虽猛气之翕伏,终奇形之突兀。”

(2).中医针灸穴位名。参阅《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六府井荥俞原经合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束骨”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中医穴位名称(主要含义)

束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具有以下特征:

  1. 定位:位于第5跖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
  2. 功能:主治头痛、项痛、目眩等头部疾病,以及腰腿痛、癫狂等症状。
  3. 操作:直刺深度为0.3~0.5寸。
  4. 命名来源:因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无法上行,如被束缚而得名。

二、古代汉语中的引申含义

指“制约或聚集骨骼”,多用于形容人体骨骼或筋肉的状态:

补充说明

部分网络资料(如)提到“束骨”作为成语,比喻因外界压力自我限制,但这一解释未见于权威典籍或中医文献,可能属于现代引申或误用,建议优先参考中医或古籍释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穴位具体操作或古籍原文,可查阅《医宗金鉴》等中医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束骨的意思

《束骨》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表示捆绑或束缚骨骼。它常用于形容一种极度痛苦或受折磨的境地,用以表达身体上或心灵上的忍受。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束骨》的部首分别是 ⺼ (月字旁)和 骨 (骨头字),总计有12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束骨》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句,“束发三纛兮,繫发三公”。在繁体字中,它被写成「束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形态和写法常常会有一些变化。对于《束骨》这个词来说,它的古代写法为「朮骨」。

例句

1. 他忍受着绝望与痛苦,仿佛是被束骨折磨着。

2. 她一直努力工作,以免让自己被束骨禁锢住了向前的动力。

组词

- 束缚 - 骨瘦如柴 - 毛骨悚然

近义词

捆绑、禁锢、拘束、限制

反义词

自由、解放、宽松、放松

别人正在浏览...

嗷然本支百世并禽冰销叶散部送长贰朝直痴立赤霉素创观垂首垂翼慈灯丹景倒把盗没斗升肠访贤忿争拂袖而归公姓乖角禾谷夫人闳侈红拂后坐力讲书结汇借题疾固景企精奇九体领掇厘盐楼台亭阁麻尾雀平头辇覃爱青玑青壮年琼乳曲吕任人宰割生拉活扯勝談释警时霎师子骢受禄泷冈表思辩松槚太公望通欵崴嵬为学无全牛无缺纤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