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櫜弓的意思、櫜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櫜弓的解释

藏弓。意谓战事平息。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亭徼櫜弓,万里昆吾,九译而通,蛮夷既同。” 宋 叶适 《次王道夫舟中韵》之二:“櫜弓听乐心肝尽,拔剑论功目眥豪。” 清 朱琦 《感事》诗:“此闻夷务辑,櫜弓竚旋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櫜弓(gāo gōng)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櫜”与“弓”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将弓矢收纳入弓袋,引申为停息战事、休兵罢战。以下从字形、本义、引申义及典籍用例四方面详解:


一、字形与单字释义

  1. 櫜(gāo)

    • 字形:形声字,从“㯻”(囊橐类器物)、“咎”声,本义指古代盛放兵甲、弓矢的袋子。《说文解字·㯻部》载:“櫜,车上大橐也。”
    • 功能:特指可背负或悬挂的皮质收纳袋,如《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注:“櫜,甲衣;鞬,弓衣。”
  2. 弓(gōng)

    • 本义:射箭武器,象征武力或战争。《说文解字·弓部》:“弓,以近穷远,象形。”

二、复合词“櫜弓”释义


三、典籍用例与权威引用

  1. 《左传·襄公十八年》

    “乃櫜弓而自缚。”

    — 描述晋国将领收弓示降,体现停战之义。

  2. 《汉书·五行志》

    “櫜弓卧鼓,匈奴和亲。”

    — 以“櫜弓”与“卧鼓”并列,强调边境和平。

  3.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櫜弓戢戈,示天下不复用兵。”

    — 孙权借“櫜弓”宣示止战决心。


四、文化内涵

“櫜弓”凝结了华夏“以战止战”的和平观,如《司马法》所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故春蒐秋狝,诸侯櫜弓。” 其核心在于武备暂息而治道方兴,成为儒家“王道”思想的具象表达。


参考资料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毛诗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3. 《春秋左传正义》(阮元校刻本)
  4.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
  5.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本)
  6. 《司马法·仁本》(《武经七书》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櫜弓”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本义与历史典故

  1. 字面解释
    “櫜”指古代存放弓箭的袋子,“弓”即武器。组合后字面意为将弓收入袋中,象征停止战争或平息战事。例如唐代李德裕《幽州纪圣功碑铭》中“亭徼櫜弓”即描述边疆战事结束。

  2. 引申含义
    在《左传·哀公十五年》的典故中,“櫜弓戢矢”原指拉紧弓弦准备射箭,后演变为成语,比喻做事时充满决心和行动力。

二、读音与使用场景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櫜弓戢矢”的成语故事或相关诗词用例,可参考《左传》及唐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暴内陵外篦刀插羽持学词苑丛谈巅倒蝶衣萼片法镜飞翻风起云蒸風灣愤切改厉高澹割衿故宫禾黍后蜀后者惛垫掍殽舰队江皋角立杰出进蹈举国若狂开国空敞魁宿老天龙驷萝菔密塞南北省渜濯疲骖侨资祈霁驱伤少礼社公雨食不果腹数据鼠头鼠脑蜀险私属渟泓停息涂歌里咏屠绝万神纬术闲咷气先天不足闲业崄夷小炉匠下塞上聋邪辟邪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