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耳之学的意思、口耳之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耳之学的解释

语本《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谓只是耳听口说的学习。后用以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 宋 陆游 《跋柳书苏夫人墓志》:“盖欲注 杜 诗,须去 少陵 地位不大远乃可下语。不然,则勿注可也。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口耳之学”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含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含义

指仅通过耳朵听、口头说的方式获取的肤浅知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该词带有贬义,强调知识停留在表面,未内化为真正的学识。

出处

源自《荀子·劝学》: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意为:浅薄之人学习时,知识仅从耳朵进入、从口中说出,未经过思考沉淀,无法提升自身修养。

用法

例句

该成语提醒人们学习需注重内化和实践,而非仅依赖听闻。现代语境中,可用于教育、学术讨论等场景,警示避免浮于形式的学习态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口耳之学的意思

口耳之学是指通过口耳传承、口口相传的学问,即口头传授的知识。这个词语形象地描述了古代学问传承的方式,强调了口头交流和传统的重要性。

拆分部首和笔画

《康熙字典》中,口耳之学的部首为“口”,总笔画数为10。

来源

口耳之学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中,意为通过传闻、口述学习而得到的知识。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经过口头传承的各种学问。

繁体

《口耳之学》的繁体字为「口耳之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演变。但《口耳之学》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大多数是根据个别文献或者个人习惯而定。因此,古时候汉字写法会有一定的变化。

例句

1. 这个技艺只能通过口耳之学传承,没有书面材料可供学习。

2. 古代许多经典著作都是通过口耳之学流传下来的。

组词

1. 纸糊口耳之学:指简单、粗略的学问或知识,不够深刻。

2. 口耳相传:指通过口头传递,一代代传承下来。

近义词

1. 口授学问

2. 传统知识

反义词

书面学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门惫劳边沙必得逼赶裨海驳倒伯鸾之灶采访使才节冲橹初地出鬼入神黨羽点钢颠三倒四洞鉴独奏州腐殖质孤行己意鼓筑黑鬒鬒黄鐡矿欢热回飈昏天暗地火米江畿键阍僭异教养截削闿泽苦竹量器粒子盲盲面目一新觅婚母金南壄弄权啓闭删割伤恸山颓慴惧折葼司驾通驰铜管乐队推革焞耀柝柝渥集五丞污水狎密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