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磕瓜的意思、磕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磕瓜的解释

皮棒槌。 明 无名氏 《拔宅飞昇》第一折:“充县令我且替他;若有人来告状,赏他一顿磕瓜。”《金6*6*梅词话》第六十回:“ ********* 笑令 玳安儿 :‘拏磕瓜来,打这贼花子。’那 谢希大 悄悄向他头上打了一个嚮瓜儿。”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磕瓜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磕瓜”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

一、戏剧道具含义

  1. 来源与用途
    源自唐代参军戏,是一种形似长柄锤子的道具,一头包软布,用于击打角色头部,制造声响效果但不会造成疼痛。
    其名称直接体现功能:“磕”指击打,“瓜”代指头部(即“脑袋瓜子”),属于戏剧行业的专业术语。

  2. 特征与演变
    样式多样,使用者可自行制作,常见于古代戏曲表演中。例如《金瓶梅词话》提到西门庆命人取磕瓜打人,侧面反映其作为道具的娱乐性。

二、成语比喻含义

  1. 基本释义
    指因贪图小利而自食恶果的行为,强调“因小失大”的寓意。
    典故源于古代故事:某人发现路边的瓜后,因担心他人争抢而先磕坏瓜,最终反而导致自己无法享用完整的果实。

  2. 延伸用法
    现代可用于形容因短视行为导致自身损失的情形,例如商业决策中的投机行为。

三、其他释义

在部分文献(如《拔宅飞昇》)中,“磕瓜”也指代“皮棒槌”,作为古代刑具或生活工具使用。

该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戏剧道具与成语比喻是两种主要用法,分别体现古代文化特色和哲理警示。

网络扩展解释二

磕瓜:一个有趣的词汇

磕瓜,一个在口语中常被使用的词汇,是指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被笑话、嘲笑或取笑的意思。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尤其用于形容某人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或做出了愚蠢的举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方面,磕瓜由石部组成,其部首为石,部外笔画为8画。

关于磕瓜这个词的来源,一般认为它来自于方言,特别是北方的某些口语方言。而在繁体字中,磕瓜的写法为「磕瓝」。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常常和现代有所不同。对于磕瓜来说,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它的写法为「磕蓇」。这种写法在现代已经相对少见,但在古代经典文献中仍然可以找到。

以下是一些关于磕瓜的例句:

1. 他昨天在台上忘词了,全场的观众都在磕瓜。

2. 只因为一时疏忽,他在开会时说错了话,立刻成为大家磕瓜的对象。

3. 这个笑话太冷了,没人笑,它可真是个磕瓜。

磕瓜的一些近义词包括:出丑、出洋相、失态,而反义词可以是:出众、优雅、得体。

总的来说,磕瓜是一个常用于口语中的词汇,用来形容某人因为举动或错误而被取笑或嘲笑。虽然它可能有一些地域性,但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希望以上关于磕瓜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