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人云亦云,见识浅陋。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一》:“窃谓校书之道,贵择善而从;徇今而媕陋,泥古而迂癖,皆病也。”
“媕陋”属于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权威辞书进行溯源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记载,该词可拆解为两部分:
“媕”(音ān)的本义为“女子柔顺”,如《说文解字》中释为“女有心媕媕也”,后引申为态度犹豫不决。例如清代文献中“媕阿”一词表示随声附和、缺乏主见。
“陋”指粗劣、浅薄,《广韵》注其义为“丑猥也”,既可形容容貌丑陋,也可指学识贫乏,如成语“孤陋寡闻”。
综合而言,“媕陋”一词多用于形容人学识浅薄且性格懦弱,含贬义色彩。例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批评某些文人“媕陋无识,难与论学”,即指这类人既缺乏学术深度,又无独立判断能力。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典文献或学术批评领域。
“媕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ān lòu,其核心含义是“人云亦云,见识浅陋”,通常用来形容缺乏独立见解、思想浅薄或随波逐流的状态。
语义分析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批评性语境,例如:
与其他“陋”类词的对比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学或正式文本中。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查字典等权威工具。
哀哇暗化谤木博荡踣尸斥鴳抽恸酬许牀衽蠢货当諕定编独觉独行翻风滚雨纺绸发志分花拂柳改涂槁腐恒守活页纸肩负重任姜姜结交径道惊楞警头疾恶若雠计研心筭兰桂雷雹雷音亮晶晶练卒楼座路鼗马革卖痴呆闹鬨清晖庆余穷侈极欲荣幸声符审曲瘦薄寿岳腾奔天上石麟曈胧通水偷梁换柱脱大五铢服乡器显身手显赠嚣喧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