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改涂的意思、改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改涂的解释

亦作“ 改途 ”。改变路径。比喻变更方针、办法或态度。《穀梁传·文公二年》:“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识否泰於独见者,虽劫以锋鋭,犹不失正而改涂焉。”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七》:“两手拿着外国铜锤或木棍,把手脚左伸右伸的,大约于筋肉发达上,也该有点‘效验’。无如竟不见效验!那自然只好改途去练‘武松脱铐’那些把戏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改涂(gǎi tú)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改变途径或方法”,强调在原有路径或策略上进行调整或转向。以下从释义、用法及来源角度分述: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

    指更改道路或途径,引申为转变行事方法或策略。

    例: “若事不可为,当及时改涂易辙。”

  2. 引申义

    在处世态度或人生选择上作出调整,常见于文言或正式语境。

    例: “仕途困顿,遂改涂从商。”


二、语源与典籍依据

  1. 文字溯源

    • 改:《说文解字》释为“更也”,意为变更;
    • 涂:通“途”,《广雅》注“道也”,指道路或方法。

      二字合成后,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中“改涂易辙”的变体表达,喻根本性转变(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2. 经典用例

    • 清代黄宗羲《明儒学案》:“学问若拘守旧说,终须改涂。”
    • 现代书面语中,多用于学术或政论文本,如“政策改涂”“人生改涂”。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第6卷第1128页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改变途径;转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注:无公开网络资源,建议查阅纸质版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知网」。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第4版第298页标注其文言属性,并引《宋史》用例(2014年)。


四、现代使用建议

(注:因古籍及专业辞书无直接网络公开链接,来源标注以实体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改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解释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使用场景

  1. 古代典籍:常见于对事物变更的抽象描述,如清代曹家达的诗句“卒卒难改涂”,表达难以改变既定路径的困境。
  2. 现代语境: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七》中用此词暗讽盲目效仿西方文化却未见成效的现象。

补充说明

如需更具体的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抱朴子》《穀梁传》等古籍及鲁迅相关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百故百种变正鬓华操戈入室撑驾夫冲瀜村箫社鼓道数稻栽富富有余瑰称龟足和甜黄桑棒花腿闲汉酒中蛇捐例絶话句眼刻勒老僧入定里马房躏跞露酒美言不信母本姆妈牧豕听经南皿溥览前脚钎子清安棋童趋过丧家之狗撒鸭子山鸡煞时间深刺腧髓伸舌头诗寮市易务双莲私馆太阿之柄提象潼滃袜肚亡死威誉缃帙宪矩仙诀先悉必具崤山泄恨蝎蝎螫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