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觉的意思、独觉的详细解释
独觉的解释
(1).独自睡醒。 唐 卢仝 《冬行》诗之三:“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宋 苏轼 《独觉》诗:“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2).佛教语。又称缘觉。谓无佛之世,修行功成,自己觉悟缘起之理者。《俱舍论·分别世品》:“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独自悟到缘起之理而得到解脱,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说出来,这种人叫做独觉。”
(3).指道教所称自悟玄理。 唐 符载 《庐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铭》:“仙师独觉,闭跡山水。”
词语分解
- 独的解释 独 (獨) ú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 * 。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觉的解释 觉 (覺) é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觉。知觉。触觉。视觉。觉察。 醒悟:觉悟。觉醒。“觉今是而昨非”。 觉 (覺) à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觉。睡了一大觉。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独觉”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释:
一、基本释义
- 独自睡醒
指独自醒来或清醒的状态。例如:
- 唐代卢仝《冬行》诗:“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 苏轼《独觉》诗:“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二、宗教哲学含义
-
佛教中的“缘觉”
佛教术语,指在无佛传法的时代,通过自身修行觉悟“十二因缘”之理而解脱的修行者。此类修行者不依赖师教,亦不主动传法。如《俱舍论》提及:“独觉者,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
-
道教的自悟玄理
道教中表示通过内在修行参悟自然玄机,如唐代符载《庐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铭》描述“仙师独觉,闭迹山水”。
三、应用与延伸
- 文学意象:古代诗词常以“独觉”表达超然物外的境界,如宋代陈与义诗句“园中如许梅,独觉赋诗难”。
- 修行特征:佛教强调独觉者“能自调不调他”,道教则侧重“自悟玄理”,二者均体现独立修行的精神。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宗教经典及诗词用例,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佛教文献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独觉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它可以指个人的直接感知和认识能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还有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1. 拆分部首和笔画:独觉这个词由犬(犭)部和角(角)部组成,拼音为dú jué,总计有11画。
2. 来源:独觉这个词源自于古代汉语,具体出自哪本书籍或者是哪位作者的作品暂时无法确切确认。
3. 繁体形式:独觉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特定的变化。
4.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古代文献内容,独觉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和现代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
5. 例句:他对生活的独觉使他能够快速适应各种环境。
6. 组词:独觉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例如独觉力量、独觉感知等。
7. 近义词:个人感知、主观认知等词汇可视为独觉的近义词。
8. 反义词:与独觉相对的词汇包括外显、客观等。
希望这些简要的解释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独觉这个词。
别人正在浏览...
巴字本地波祗才伎宸念尺书出没无常楚薮锉折大春当家人點頭咂嘴吊猴跌跌份额服俸贯综顾思还翰行兵布阵黄金约诲盗浑淆蛱蝶粉教研室蹐驳脊伦噤口捲舌祲容麇至沓来可哀旷古腊八醋两豫领襘懔慄廪帑廪竹流浪儿六区柳体砻琢鸾鹤舆闾落湎乱民族墨猪坡潁钎锢缺乏审讯殊称殊科送离速战速决玩令相司小经纪谢告写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