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独觉的意思、独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独觉的解释

(1).独自睡醒。 唐 卢仝 《冬行》诗之三:“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宋 苏轼 《独觉》诗:“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2).佛教语。又称缘觉。谓无佛之世,修行功成,自己觉悟缘起之理者。《俱舍论·分别世品》:“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独自悟到缘起之理而得到解脱,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说出来,这种人叫做独觉。”

(3).指道教所称自悟玄理。 唐 符载 《庐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铭》:“仙师独觉,闭跡山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独觉(dú jué)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作为普通词汇使用,亦有特定的佛教术语意义,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分述:

一、普通词汇释义

指不依赖他人提醒或教导,自行领悟道理的行为或能力。

示例:

“他通过长期观察自然现象,独觉万物运行的规律。”

此义强调个体通过独立观察与思考获得认知,体现自主性思维过程。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收录“独觉”为复合词,释义为“独自觉悟;自行领悟”。


二、佛教术语释义

在佛学中,“独觉”为梵语Pratyekabuddha 的意译,音译“辟支佛”,属于二乘圣者之一。其核心特征如下:

  1. 修行方式:

    于无佛之世,独自观察十二因缘或自然现象(如花开花落)而悟道,不依佛陀教导或僧团传承。

  2. 觉悟境界:

    证得缘觉果位,断除烦恼障,但仅自度不度他,与“声闻”(听闻佛法证悟者)并列小乘圣者。

  3. 经典记载:

    《大智度论》卷十八载:“独觉者,出无佛世,观诸法生灭,自证涅槃。”

    来源依据:


参考文献(权威典籍与工具书):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中华书局, 1922.
  3. 《增一阿含经》. 大正藏第2册.

网络扩展解释

“独觉”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独自睡醒
    指独自醒来或清醒的状态。例如:
    • 唐代卢仝《冬行》诗:“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 苏轼《独觉》诗:“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二、宗教哲学含义

  1. 佛教中的“缘觉”
    佛教术语,指在无佛传法的时代,通过自身修行觉悟“十二因缘”之理而解脱的修行者。此类修行者不依赖师教,亦不主动传法。如《俱舍论》提及:“独觉者,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

  2. 道教的自悟玄理
    道教中表示通过内在修行参悟自然玄机,如唐代符载《庐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铭》描述“仙师独觉,闭迹山水”。

三、应用与延伸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宗教经典及诗词用例,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佛教文献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濮半边人熛起步伐不赞一词不赀长安触媒点击跺跶发布襎裷非度烽火蜂扇螘聚佛青合姓俭不中礼詃惑戢翮井干楼鯨力鸠敛隽词卡口客室烂漫拉谈类兰若恋本丽唱敏博明秀目击者暖蒸蒸丕然迁日期刻情肠清羸倾诱起屋铨司屈桥人满为患三周说法赏玩社北圣父视如寇仇双月刊硕壮台榭腾骑瓦钵外班晩唐委虵雾绡烟縠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