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人雲亦雲,見識淺陋。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唐書一》:“竊謂校書之道,貴擇善而從;徇今而媕陋,泥古而迂癖,皆病也。”
“媕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ān lòu,其核心含義是“人雲亦雲,見識淺陋”,通常用來形容缺乏獨立見解、思想淺薄或隨波逐流的狀态。
語義分析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批評性語境,例如:
與其他“陋”類詞的對比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文學或正式文本中。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查字典等權威工具。
媕陋是一個形容詞,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丑陋、低劣、不堪的狀态或品質。
媕(ān)的部首為女字旁,共7個筆畫;陋(lòu)的部首為阝字旁,共8個筆畫。
媕陋這個詞的來源不是非常明确,但據研究推測,“媕”可能與“女”有關,意指女性的丑陋或不堪;“陋”則意指低劣或粗糙。它們的結合應該是指人或事物在外表、狀态或品質上有丑陋或低劣的表現。
《媕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嫒陋」。
在古時候,媕陋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沒有明确的文獻記載。
1. 他的言行舉止真是媕陋不堪,一點都沒有紳士的風度。
2. 這幅畫色彩斑斓,但卻顯得有些媕陋,毫無美感。
媕心、媕态、媕容、媕語、媕笑、陋劣、陋習、陋規
丑陋、低劣、卑劣、猥亵、粗野
美麗、高貴、優良、高尚、紳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