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考妣的意思、考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考妣的解释

父母的别称。《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孔 传:“考妣,父母。”《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朱衣银鱼,象服以崇,锡荣考妣,孝道上穷。” 明 方孝孺 《题桐庐二孙先生墓文后》:“或慟哭荒江断垄间,如失考妣。”按,考妣仅指死去的父母,惟《曲礼》有此异说。参阅《尔雅·释亲》 郭璞 注及 郝懿行 义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考妣"是汉语中表示已故父母的特定称谓,其词义和用法在历史文献与词典中均有明确记载。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分层解析:

一、基本释义 "考"指已故的父亲,"妣"指已故的母亲,合称表示亡故的父母。《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考:亡父;妣:亡母",该释义源自《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的经典表述。

二、词源追溯 该词最早见于甲骨文,商周时期已形成固定用法。《尔雅·释亲》记载:"父为考,母为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解:"妣,殁母也",印证了其作为殡葬礼仪用语的属性。至唐宋时期,词义范围缩小为特指亡父母,区别于生称的"父母"。

三、语用特征

  1. 文体限制:多用于祭文、碑铭等庄重文体,如韩愈《祭十二郎文》"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显考""显妣"的墓碑称谓。
  2. 语法搭配:常与"如丧"构成成语"如丧考妣",语出《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形容极度悲痛。

四、权威文献佐证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43页收录该词条,强调其作为书面语的使用规范。《辞源》(修订本)引《礼记·王制》"卜葬兆,甫竁,亦如之"注文,佐证其在丧葬制度中的特殊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考妣”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语,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一、读音与基本含义

读音为kǎo bǐ(非“kǎo pǐ”),指代已故的父母,其中“考”专指亡父,“妣”专指亡母。例如《礼记·曲礼下》明确记载:“生曰父、母,死曰考、妣。”


二、词源与演变

  1. 字形溯源

    • 考:从“老”从“丂”,本义指老人,后特指亡父。《说文解字》释为“老也”,引申为对父亲的尊称。
    • 妣:从“女”从“比”,原指与父亲德行相配的母亲,后专指亡母。
  2. 文化内涵
    古时认为父亲成就德业(“考,成也”),母亲则以德行匹配父亲(“妣之言媲也”),体现传统家庭伦理。


三、实际应用场景

  1. 碑文用法
    墓碑常见“显考”“显妣”“先考”等表述:

    • 显考/显妣:对亡父亡母的尊称,“显”表敬意;
    • 先考/先妣:普通表述,指已故父母。
  2. 文学与成语
    如成语“如丧考妣”(形容极度悲痛),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百姓如丧考妣。”


四、常见误区

如需进一步了解碑文格式或古籍用例,可参考《礼记》《汉典》等权威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标点符号标梅逼聚碧盌彩山参场常伯磢石都夷香对偶阇里放班光啓挂席合德懽慰简赅枷杻家缘解解精浇静躁基石久系积黠开信库纱牢守蜜的支纳顾能贤鸟人浓抹瓢囊轻气琴键沁溢穷地穷该七政镕钧桑儿蛇委视民如子时上十事守宫槐手无缚鸡之力属联朔鼙速率投得外三关苇舆侠陛霞扉下门象舆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