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知遇。 汉 应璩 《与满炳书》:“昨者不遗,猥见照临,虽昔 侯生 纳顾於 夷门 , 毛公 受眷於逆旅,无以过也。” 宋 沉辽 《贺州推官知阳朔县李君墓碣铭》:“及冠,游 长沙 ,造内阁 李公 ,受於幕下,纳顾甚厚。”
“纳顾”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受到知遇”,多用于描述被他人赏识或得到重视的情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古典用例
现代适用性
“纳顾”强调被动接受他人的赏识与关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探讨其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研究。
纳顾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纳”和“顾”两个字组成。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纳”字的部首是“纟”,总共有纟(纳部首)+ 4画 = 5画。
“顾”字的部首是“页”,总共有页(顾部首)+ 7画 = 11画。
2. 来源:
“纳”字来源于丝绸纺织工艺中的一种纺织技术,表示将丝绸纺纱时将纤维捻拢。后来,这个字拓展引申为接受、收纳之意。
“顾”字来源于古代的一个风俗,表示回头看、关注、关怀之意。
3. 繁体:
“纳”字在繁体中写作「納」
“顾”字在繁体中写作「顧」
4.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首先是按照类似隶书的字体书写,后来逐渐演变为楷书、隶书等字体,与现代书写有所不同。
5. 例句:
他能够及时纳顾各种不同意见。
6. 组词:
纳闷、纳凉、纳新、纳婿、纳气、纳福等。
7. 近义词:
接受、收纳、接纳、承受、容纳等。
8. 反义词:
忽视、漠视、不顾、无视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