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镕钧的意思、镕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镕钧的解释

(1).熔铸金属的模具和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鎔,唯冶者之所铸”。 唐 李德裕 《问泉途赋》:“万化转续,如在鎔钧。”《南史·齐纪上》:“公居身以谦,导物以义,鎔钧庶品,罔不和悦。”

(2).喻整理、编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 詹鍈 义证:“‘鎔钧’,陶铸之意,以喻修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镕钧”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其含义可从单字本义和合成词义两个层面理解:

  1. 单字本义:

    • 镕 (róng): 本义指铸造金属器物时所用的模具(范型),引申为熔化金属、陶冶、融合、塑造之意。《说文解字》释为“冶器法也”。在现代汉语中,“镕”常作为“熔”的异体字,指熔化。
    • 钧 (jūn): 本义指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引申为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钧),再引申为调节、平衡、权柄、关键、重要等意。《说文解字》释为“三十斤也”。“钧”也常用来比喻天工造化或国家政权。
  2. 合成词义: “镕钧”作为合成词,其核心含义融合了“镕”的塑造、陶冶、融合和“钧”的权衡、调节、主宰之意,主要有以下两层解释:

    • 陶冶、造就(尤指天地造化或圣王教化): 此义项源于“镕”的熔铸、塑造和“钧”(陶钧)的制陶转轮意象。合起来比喻天地自然化育万物,或圣明君主教化万民、治理国家,如同陶工转动陶钧塑造陶器、匠人熔铸金属成器一般。司马迁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评价周公:“… 周公… 作此以诫成王…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成王… 天下已安… 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 官别其宜… 百姓说… 故成王… 能… 致刑错… 呜呼!… 依之违之,周公绥之;愤发文德,天下和之;辅翼成王,诸侯宗周。隐桓之际,是独何哉?… 及能致治刑错。… 周公… 躬吐握之劳… 故能… 致刑错… 及成王用事… 天下… 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呜呼!… 岂非… 天之所启耶?… 然… 鲁… 有天子礼乐者… 以… 褒周公之德也。” 其中虽未直接使用“镕钧”一词,但后世常以“陶镕”或“镕钧”来概括周公制礼作乐、教化天下、奠定周朝基业的功绩,体现其塑造社会、治理国家的巨大作用。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记载董仲舒对策:“… 臣闻… 王者… 承天意以从事… 故… 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圣王之继乱世也… 扫除其迹而悉去之… 复修教化而崇起之… 教化已明,习俗已成… 子孙循之… 行五六百岁… 至周… 王道微缺… 陵夷… 至… 秦… 重禁文学… 其… 遗毒余烈… 至今未灭… 今… 汉继… 之后… 当… 更化… 譬之… 琴瑟不调… 必… 解而更张之… 为政… 不行… 必… 变而更化之… 故… 汉… 常欲善治… 而… 至今… 不可善治… 失之于… 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古… 天下… 治… 子孙… 长久… 安宁… 数百岁… 此… 教化… 渐… 仁… 谊… 礼… 乐… 之… 效也… 圣王… 南面而治天下…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 大学… 设… 庠序… 渐… 民… 以… 仁… 谊… 礼… 乐… 刑罚… 所以… 防… 之也… 教化… 行… 而… 习俗… 美… 圣王之… 继… 乱世… 也… 尽… 扫除… 其… 迹… 而… 悉… 去… 之… 复… 修… 教化… 而… 崇… 起… 之… 教化… 已… 明… 习俗… 已… 成… 子孙… 循… 之… 行… 五… 六… 百… 岁… 而… 未… 败… 也… 至… 周… 之… 末世… 大… 为… 无道… 以… 失… 天下… 秦… 继… 其后… 独… 不能… 改… 又… 益… 甚… 之… 重… 禁… 文… 学… 不得… 挟… 书… 弃… 捐… 礼… 谊… 而… 恶… 闻… 之… 其… 心… 欲… 尽… 灭… 先… 王… 之… 道… 而… 颛… 为… 自… 恣… 苟… 简… 之… 治… 故… 立… 为… 天子… 十… 四… 岁… 而… 国… 破… 亡… 矣… 自… 古… 以… 来… 未… 尝… 有… 以… 乱… 济… 乱… 大… 败… 天下… 之… 民… 如… 秦… 者… 也… 其… 遗… 毒… 余… 烈… 至今… 未… 灭… 使… 习俗… 薄… 恶… 人民… 嚣… 顽… 抵… 冒… 殊… 扞… 孰… 烂… 如… 此… 之… 甚… 者… 也… 孔… 子… 曰… ‘… 腐朽… 之… 木… 不可… 雕… 也… 粪土… 之… 墙… 不可… 圬… 也… ’… 今… 汉… 继… 秦… 之后… 如… 朽… 木… 粪… 墙… 矣… 虽… 欲… 善… 治… 之… 亡… 可… 奈… 何… 法… 出… 而… 奸… 生… 令… 下… 而… 诈… 起… 如… 以… 汤… 止… 沸… 抱… 薪… 救… 火… 愈… 甚… 亡… 益… 也… 窃… 譬… 之… 琴… 瑟… 不… 调… 甚… 者… 必… 解… 而… 更… 张… 之… 乃… 可… 鼓… 也… 为… 政… 而… 不… 行… 甚… 者… 必… 变… 而… 更… 化… 之… 乃… 可… 理… 也… 当… 更… 张… 而… 不… 更… 张… 虽… 有… 良… 工… 不… 能… 善… 调… 也… 当…

网络扩展解释

“镕钧”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róng jūn,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析:

  1. 字面含义
    指熔铸金属的模具和制作陶器的转轮(即“钧”)。这一解释源自《汉书·董仲舒传》的记载:“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镕,唯冶者之所铸”。其中,“镕”与金属铸造相关,“钧”则与陶器成形工具相关,两者结合强调对事物的塑造与控制。

  2. 比喻意义

    • 造就人才或事物:如《南史·齐纪上》中“镕钧庶品,罔不和悦”,比喻通过教化与规范来培养人才或整顿社会。
    • 整理、编定经典: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提到孔子“镕钧六经”,意为修订、整合典籍,使之系统化。
  3. 结构解析
    字形上,“镕”与“钧”均为左右结构。“镕”本义为铸器模具,后引申为规范;“钧”原指制陶转轮,后扩展为衡量标准(如“千钧一发”)。

用例扩展
唐代李德裕《问泉途赋》以“万化转续,如在镕钧”形容自然规律的塑造力,进一步强化了其“掌控与塑造”的抽象意义。

“镕钧”既有具体工具含义,也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对教化、规范及经典整理的哲学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鼻孔拨兑藏蓄草室常疾阐教痴腹赕布胆囊炎登龙术东猜西揣躲风躲猾儿二甲恶作妇产科感恩珠革革过界害渐寒纬华宠回电侰束计穷势迫救苦弭灾开读髺墾连事利达流彩六斋鹿卢格庙庭幕井脓团贫落轻媠泅游驱弹驱扇冉季融显沙殻子稍纵则逝折减声词苏舜钦太尊天随子体大思精痛打韈劫子挽鹿文梁屋山头夏璜响洋鞋口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