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枷与手械。带于囚犯颈项、手腕的刑具。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枷棒》:“六月盛暑,去囚火、枷杻,决断刑狱,放宥之也。” 宋 欧阳修 《论燕度勘滕宗谅事张皇大过札子》:“传闻 燕度 勘鞫 滕宗谅 事,枝蔓勾追,直得使尽 邠州 诸县枷杻,所行栲掠,皆是无罪之人。”《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仙女笑道:‘汝欲脱离苦厄么?’上前把手一指,那枷杻纷纷自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巧哉造化心,此罚胜枷杻。”
(2).谓带枷、上手械。《旧唐书·懿宗纪》:“贼初劫 乌江县 , 雍 (刺史 崔雍 )令步奏官二人探知, 雍 犹不信,二人并被枷杻。”
“枷杻”是古代刑具的合称,具体解释如下:
枷杻(读音:jiā niǔ)指两种刑具的组合:
枷杻(jiā zhuī)是一个汉字词汇,指代过去用来监禁和束缚囚犯的一种刑具,也用来形容人被执迷不悟或坚持错误的意见而束缚自己。
枷杻的部首是木(mù),由8画组成。
枷杻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古籍中,拆解为林头木和忌木,本义指用木条制成的监狱刑具。在繁体字中,枷杻的写法并无太大差异。
古代有很多不同的写法,比如《广韵》记载的写法为“枷杺”(jiā chē),这些写法往往是根据不同的方言和地区习惯演变而来。历史上,汉字的书写方式经过多次变革和规范化,才形成今天通用的写法。
1. 他因犯罪被关进了牢房里,脚上带着枷杻。
2. 这个团队成员的固执态度成为了他自己心灵的枷杻。
枷杻的常用组词包括:枷刑、解枷、杻木、杻槌等。
近义词:桎梏、枷锁
反义词:自由、解放
白毳报道拔用卑细策书侈然丹田东方杂志抖抖簌簌飞礮附凤攀龙黄龙洞回述夥友简辰界部井干季年金薤继述九洲四海机语灵空篱垣篾簟木鹤内柔外刚女顺配比皮棉洴淜拼劲千里光清举顷然穷乡僻壤憩睡求成秋明雀目鼠步溶结柔逊缫丝娘沙滤池深雠神勇诗乡死战所持恬养铁蛾颓残托老实外径顽疏舞法翔舞效己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