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政的意思、七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政的解释

(1).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孔 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 孔颖达 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璣、玉衡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2).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司马法·定爵》:“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政”是汉语中的古典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有所区别,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天文历法概念 “七政”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合称。此义源自《尚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汉代孔安国注:“七政,日月五星也。”古代观测此七者运行规律以制定历法,如《史记·天官书》将其视为天体运行的核心参照系(参考《汉语大词典》第1卷)。

二、古代治国政务 《尚书大传》提出“七政”为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代表国家治理的七大要务。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进一步解释:“七政,谓四时、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此义强调统治者需顺应自然与人文规律(参考《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三章)。

补充说明 《辞源》第三版指出,“七政”在道教文献中亦被引申为人体修炼的七种关键要素,但此用法属于引申义,非原始词义(参考《辞源》修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七政”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历史文献和应用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古天文术语

  1. 日、月与五星(金、木、水、火、土)
    这是最常见的解释,源自《尚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等学者认为“七政”即日月与五星,代表天体运行对人间政事的影响。

  2. 天、地、人及四时(春、秋、冬、夏)
    《尚书大传》提出“七政”包括自然与人文的七个维度,即四季、天文、地理、人道,强调宇宙与社会的整体性。

  3.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视为主宰日、月、五星的象征,如《史记·天官书》记载北斗七星各主一星(如正日、主月等),故称“七政”。


二、兵法概念

《司马法·定爵》中将“七政”定义为战争中的七要素:人(士兵素质)、正(军纪)、辞(宣传)、巧(战术)、火(火攻)、水(水战)、兵(兵器),体现古代军事策略的全面性。


三、政治原则(成语)

作为成语,“七政”指治国理政的七项核心原则,包括:


四、传统应用中的星象影响

在玄学或传统医学中,“七政”被赋予具体星宿与自然、人体的关联,例如:


“七政”的多元含义反映了古代中国天文、军事、政治等领域的交融。若需进一步了解某类解释的细节,可参考《尚书》《史记》等典籍,或查阅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容璧羔颤笃速吃租丑谥传火出疹子刺刺挠挠刺芡辞吐褡包代笔短打扮法乐桴栰感兴趣格林纳达乖争孤拐候潮皇胤欢狎诲益奸谀教练员洎乎襟带噤吟镌错扣压狂鲰两院流逸论断迷花庖脍破弃曝阳潜在轻媠轻怜疼惜秦篆穷里曲体蝚蝯上首珊瑚岛善视豕腹厮徒探微痛叱图度五彩旗险倾闲淘气纤冶西胶奚结嬉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