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职掌七品以上官员的考核、任用。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吏》:“《叩鉢斋官制攷》:铅,量度也。 唐 选法,尚书銓掌七品以上选,亦称铅部,又称东曹。”
“铅部”是唐代吏部下设的铨选机构,主要职能与官员考核、任用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职能
铅部负责七品以上官员的考核与职务任免,属于吏部的重要分支。其名称中的“铅”取“量度”之意,暗含对官员能力、资历的衡量标准。
别称与隶属关系
铅部在唐代文献中也被称为“东曹”,隶属于尚书省铨选系统,与吏部其他机构共同构成官员选拔体系。
词源与文献依据
清代学者梁章鉅在《称谓录·吏》中引述《叩钵斋官制考》,明确提到“铅部”名称的由来:“铅,量度也”,强调其职能核心是对官员的评估与任用。
注:现代语境中“铅”多指金属元素(符号Pb),但“铅部”为历史专有名词,与金属无关。
《铅部》是一个汉字的部首,用于指代和形容与铅相关的物体、特征、性质或事物。
《铅部》由两个部首组成:钅(钅字部)和千(千字底部),并且它的拼音是“qiān”。它的总笔画数为10画。
《铅部》在甲骨文中的原始形态是䦆,代表铅的含义。在繁体中,铅的写法是「鉛」。
古代汉字写法较为简单和方块化,并且与现代汉字存在一定的差异。据了解,《铅部》在战国时期的字形略有变化,其写法类似于「钅」与「千」的结合。
1. 铅笔是由木质外壳和石墨芯组成的。 2. 这个化妆品含有铅成分,使用时要小心。 3. 这个合金中主要掺杂了铅元素。
铅字、铅板、铅灰、铅笔、铅球、铅锤、铅山、铅矿
铅和它的同义词包括:铅质、铅制、铅合金、重铅、铉
铅的反义词是生铁,因为生铁是指未经冶炼的铁矿石或炼铁过程中的铁合金。
阿意苟合败困百品千条悲嗟砭骨碧沚不合时宜补角柴竈朝献丑时楚岫慈膝道君皇帝大事去矣动笔恩抚飞猱风噤奉邑偾事坟台改絃易辙改玉改步归元行政区划函脚活鱍鱍计画记録片进泊警敕旧典遽迫练缯六画流赭躘踵胪列妈妈论儿满望旁旁辟翕蛴螬穷难泉币人心归向若箇射鞴声声慢沈郁市娃铁器童牙涂料文武士舞龙香屑仙韶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