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园囿名。也称 梁园 。在今 河南 商丘县 东。 汉 梁孝王 刘武 所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 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 曜华 之宫,筑 兔园 。”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 唐 黄滔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诗:“莫恋 兔园 留看雪,已乘驄马合凌霜。” 清 陈学泗 《纪事》诗:“多少 兔园 词客老,空依北斗望 蓬莱 。”
(2).即兔园册。指浅近的书籍。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一:“已就 丹阳 一小小讲席,岁修不及三百金,背老亲而独游,理兔园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已。”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甚乃《学》《庸》《论》《孟》之微言,亦只守兔园坊本之陋説。”
(3).指浅陋之学。 清 龚自珍 《家塾策问二》:“近儒学术精严,十倍 明 儒,动讥 明 人为兔园、为鼠壤矣。”
“兔园”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汉代梁孝王刘武所建的园林,又称梁园,位于今河南商丘东。该园以游赏、宴宾著称,是古代著名的文化地标。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常被文人墨客提及,具有重要文化意义。
“兔园册”是唐代编纂的启蒙教材,后成为浅显通俗书籍的代称。例如清代龚自珍在书信中以此自嘲学问浅薄,康有为也曾用其批评科举考试的僵化内容。此用法多含贬义,暗指学问不够精深。
引申为对学术水平低下的讽刺,如清代学者批评明代儒学为“兔园”,强调学术严谨性的对比。这一含义与“兔园册”的贬义用法密切相关。
部分现代资料提到“兔园”被用作成语,比喻逃避现实的避难所,源自寓言《兔园原》中兔子建立的安全领地。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为现代衍生义。
注:前三个义项为传统文献中的常见解释,第四项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龚自珍全集》等原始文献。
兔园是一个词语,指的是兔子的所在地,也可以形容一个充满兔子的地方。
兔园的部首是兔字的兔部,即卯部(一级部首)。
兔园的笔画数为7画。
兔园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兔指的是一种哺乳动物,园指的是一个围起来的空间。将两个词合并在一起,表示兔子的所在地或含有兔子的地方。
繁体字中,兔园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兔字的形状稍有差别,但兔园的写法基本保持一致。
1. 我们去兔园看看可爱的兔子吧。
2. 这个农场建了一个兔园,养了很多兔子。
兔子、兔笼、园林、园艺等。
兔舍、兔房、养兔场。
狗窝、猫窝、猪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