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苓耳的意思、苓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苓耳的解释

[the cocklebur,Xanthium strumarium] 草名,亦名卷耳

详细解释

草名。卷耳。《尔雅·释草》:“卷耳,苓耳。” 郭璞 注:“《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 江 东呼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如盘。”《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毛 传:“卷耳,苓耳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苓耳是汉语中对菊科植物苍耳的别称,在传统文献中多指其果实或全草。《诗经·周南·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的"卷耳",东汉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考证即为苓耳。该植物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具有三角形带钩刺的果实,易附着动物皮毛传播,故《说文解字》释"苓"为"卷耳也,从艸令声"。

作为中药材,苓耳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详载其"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的药用特性。现代《中华本草》记载其含苍耳苷、生物碱等活性成分,但强调需炮制去毒后使用。在语言学层面,《汉语大词典》标注其异名包括胡枲、常思菜等,反映不同地域的命名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苓耳”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权威来源进行辨析:

一、植物学解释(主流含义)

  1. 基本定义:苓耳是菊科草本植物,学名Xanthium strumarium,又名卷耳、枲耳、苍耳。
  2. 形态特征:叶片呈心形,果实带钩刺,常贴附动物皮毛传播。《尔雅》记载其“形似鼠耳,丛生如盘”。
  3. 药用价值:全草可入药,具有祛风散热、解毒杀虫等功效,古文献如《诗经》《汉书》均有药用记载。

二、文学引申义(存疑说法) 少数非权威资料(如)提到“苓耳”作为成语,形容声音悦耳如草药入耳。但该说法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可能为现代误用或文学创作引申。

辨析建议:

注:茯苓(Poria cocos)虽简称“苓”,但与“苓耳”属不同物种,前者为多孔菌科真菌。

别人正在浏览...

败敝不看佛面看金面簿领餐霞饮景长坂倡扬辰韩尺蠖筹椀酬谘从游粹器打褶调粉定功短咏顿空讹传防戍放绁奉为楷模绂麟膏铅寒症黄串饼护疵家家奸朋唧唧哝哝进门喜稽酌料次力心马裤面塑摩天楼拏空女织男耕礔礰平面几何愆位巧垂轻飙清华碛磈犬马之齿神敏侍疾石麟嗣守陶然天机不可泄露童歌望履晚堂文箫五袴咏辖管嫌弃侠戺